兩會前 中央黨校教授新書論民主被禁止發行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03日訊】中共中央黨校離休教授杜光的新書《回歸民主和吳邦國委員長商榷十三個大問題》,原定於3月1號週四在香港出版發行。但由於作者杜光教授受到很大的壓力,該書暫時還沒有上架。杜光週五再被領導約談,接受採訪須向領導請示。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近年常在互聯網發表政論文章的中央黨校離休教授杜光的新書《回歸民主和吳邦國委員長商榷十三個大問題》,原計劃本週四在香港發行,但作者遭到北京當局的警告,該書無法與讀者見面。

當天海外新世紀網站消息稱,2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兼黨委書記和老幹部局的局長、副局長,到杜光家,傳達校委會的決定,說校委會專門就杜光在香港出書作了討論,決定不許出版。

杜光說稿子早已經給了新世紀出版社,原定3月1日出版,現在都印好了,沒辦法更改,最多只能把官方的要求電郵轉達給出版社。

中央黨校的負責人向杜光強調:印好了也不許發行,不許寫宣傳這本書的文章。並再三申明這是校黨委決定,要杜光承諾遵守組織紀律。

同時,北京當局也找到出版商「香港新世紀出版社」負責人鮑樸,向其施壓,要求停止出版。

鮑樸也表示:「我本來的出版日期是3月1日,作者現在受到極大的壓力,我現在處於非常兩難的境地。第一,書印出來了,第二,廣告也做了。如果是因為『兩會』,我還可以等到兩會以後,但是書已經算是出了,只是沒有到書店而已。」

他說,已獲悉杜光受到來自高層的壓力,考慮到作者的安全,看看再說。

據介紹,全書共十五部份,作者回顧了個人心路歷程,從青年時代投身於民主主義革命,雖然也盲目地宣誓要為共產主義奮鬥,但最吸引他的,卻是為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而貢獻自己的一切。經過幾十年的實踐和磨難,學習與思考,才逐漸發現,中國和社會所經歷的道路,同當年的理想相距甚遠。

該書提到,國家目前的社會制度是一個過渡性的制度,經濟上的半民主主義和政治上的專制主義共處於社會。只有在各個領域都由民主主義取代專制主義,實現了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文化自由化、社會平等化之後,才有條件宣告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完成,才有可能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任務。

自由亞洲記者週五致電杜光,第一次致電時家人告知正在黨校,一個多小時後再次致電時,杜光表示,不方便接受採訪。

杜光說:「今天上午剛接到一個通知,所有接待境外訪談的,全部要經過領導批准,沒有批准不許談,所以這樣的話,我就沒法談了。」

正當全國人大會議召開前夕,該書直接與本屆人大委員會長吳邦國商榷13個問題也引人關注。

杜光寫道,特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要徹底改變「橡皮圖章」的形象,就必須積極行使憲法所賦予的權力,成為名副其實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只有在指導方針上以民有經濟為主體取代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才能實現完善市場經濟的目標,才能順利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使我國的經濟建設得以更加健康、更加順利、更加迅速地發展。

鮑樸的父親、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也為該書寫下題為「畫虎不成反類狗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序言,序言寫道:「歷數近百年來出現的社會主義國家,沒有一個不是把專制主義當作社會主義的。」這是杜光老人在近作中對迄今各種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的概括。這個概括以事實為根據:北起蘇聯,南到柬埔寨,凡是以「社會主義」命名的革命和制度,都缺乏同情弱勢群體的靈魂,卻具備專制主義的本質。

83歲的杜光1946年入北京大學。1948年因受國民黨政府特刑庭傳訊通緝,離校前往華北解放區。1958年在中央黨校被劃為右派。1979年改正後回中央黨校,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1988年參與籌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會,任幹事長,兼《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雙月刊主編。1989年因支持學生的民主要求,1990年離休。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杜光:維權、新聞自由、法治
杜光:應當正確認識維權運動
杜光:聲討文化專制主義的又一罪惡行徑
杜光:誰來維護弱者的權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