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史話(#208):1960年的總統選舉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4月6日訊】(美國之音報導) 圖片來源: AP 艾森豪威爾總統圖書館裡的艾森豪威爾總統的臨別緻詞手稿 今天我們來介紹1960年的總統大選 。艾森豪威爾總統說:“三天過後,在為國家服務半個世紀後,我將卸任,將總統的職責交給我的繼任者。今晚,我將與大家告別,並最後與你們分享我的一些想法。”

艾森豪威爾1952年當選美國總統。次年,朝鮮戰爭交戰雙方達成停火協議。艾森豪威爾任期內,還開始跟蘇聯領導人接觸。他就曾與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布爾加寧和赫魯曉夫會面。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冷戰期間美蘇兩國間爆發核戰爭的威脅。

1960年的時候,艾森豪威爾已經連任兩屆總統。羅斯福連任四屆後,美國憲法得到修正,規定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艾森豪威爾總統說:“現在,世紀中葉已經過去十年了,在這期間,世界經歷了四場重大戰爭,我們的國家參與了其中三場。儘管經歷了這些災難,但今天的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生產力最高的國家。我們為這些成就感到自豪,但是我們也知道,美國的領導力和威望並不僅僅依靠無與倫比的物質進步,國家財富和軍事實力,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用這種力量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做出貢獻。”

艾森豪威爾總統還說:“在美國歷史上,巨大的軍事存在和龐大的武器工業二者的結合是以前沒有過的。每個城市,每個州議會,聯邦政府的每個部門,都能感受到它的影響,不論是經濟上,政治上,甚至是精神上。我們承認這種發展的必要,但我們必須同時明白這種發展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涉及到我們的努力、資源、生活,也涉及到我們社會的架構。”

艾森豪威爾總統還說:“對政府來說,我們必須避免軍工複合體自覺或不自覺帶來的影響。錯位權力災難性上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且會繼續下去。我們絕不能讓這二者的結合危及自由和民主進程。我們不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唯有謹慎而睿智的人民能將巨大的工業和軍事國防技術與我們追求和平的目標和途徑結合起來,唯有這樣安全和自由才能共同繁榮。”

艾森豪威爾第一屆任期接近尾聲時,民眾支持率仍然非常高。他雖然得了一次心臟病,但覺得自己身體還夠硬朗,並於1956年參選連任。當時,他的民主黨對手是史蒂文森,跟四年前上次大選一樣。這次,艾森豪威爾以將近1千萬張選票的優勢勝出,比1952年大選的優勢還要大。

艾森豪威爾的第二個任期內出現了一些問題。蘇聯開啟了空間時代,向太空發射了第一顆繞地衛星。卡斯特羅在古巴建立起共產黨政權。很多美國白種人反對聯邦最高法院做出的結束學校種族分離政策的決定。而美國經濟也經歷了一次衰退。

艾森豪威爾的支持率在第二個任期裡下滑,給下一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勝出增加了難度。1960年夏天參加共和黨候選人提名大會的代表擔心共和黨將在11月的大選中失利。他們需要找出最有力的候選人,而他們認為這個人是理查德.尼克松。

尼克松曾經擔任聯邦參議員和眾議員,在艾森豪威爾八年任期內任副總統。艾森豪威爾重病在身的時候,尼克松顯示了他領導國家的能力。在對南美洲的一次訪問中,面對憤怒的人群他顯示了強大的領導力。訪問蘇聯期間,他在赫魯曉夫面前為美國辯護,也因此贏得了很多支持。

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上,尼克松最有力的對手是洛克菲勒。洛克菲勒曾任紐約州州長,出身美國最富有的家庭之一。尼克松輕鬆贏得共和黨的支持,第一輪投票就通過了對他的提名,尼克松欣然接受,並呼籲全世界為和平和自由而努力。

相比之下,民主黨的提名過程就艱難多了。民主黨人認為這次他們贏定了,很多候選人都參與角逐,其中包括明尼蘇達州參議員漢弗萊和麻薩諸塞州參議員肯尼迪。漢弗萊曾三次當選參議員。他是民權與和平活動的活躍人士。肯尼迪是二戰時的海軍英雄,很英俊,而且年僅43歲。他還是一名羅馬天主教徒。而在美國歷史上,當時還沒有天主教徒擔任過美國總統。

民主黨的兩位主要候選人肯尼迪和漢弗萊首先在各州初選中擺開陣勢,這是候選人提名的第一步。肯尼迪贏得了關鍵性的威斯康星州初選的勝利,但是該州新教徒集中的選區並不支持他。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肯尼迪能否贏得西維吉尼亞州的初選,因為那裏的大多數選民都是新教徒。

西維吉尼亞州初選的前一天晚上,肯尼迪發表講話。談到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說,美國總統保證要捍衛憲法,而這就意味著,他必須要保證政教分離。肯尼迪在西維吉尼亞州大獲全勝。接著又贏得了其他很多州的初選。在民主黨的總統提名代表大會上,第一次投票就通過了肯尼迪的總統提名。

在接受提名的演講中,肯尼迪說,他將呼籲美國人幫助自己的國家,為自己的國家做出犧牲。隨後,民主共和兩黨的候選人,肯尼迪和尼克鬆開始在全國競選。尼克松指責肯尼迪太年輕,不知道如何管理國家。而肯尼迪的矛頭則指向共和黨八年來的執政業績。他說,艾森豪威爾總統和尼克松副總統沒有盡力給國家帶來進步。
AP理查德.尼克松副總統(左)和約翰.肯尼迪參議員在1960年10月21日舉行的第四場總統辯論中

新教徒們對肯尼迪的宗教信仰表示質疑。他們懷疑他會受教皇影響,害怕教皇會影響美國的政策制定。肯尼迪反覆強調,他尊重憲法中政教分離的條款。民意調查顯示雙方勢均力敵。兩位候選人同意在電視上進行四輪辯論。

在第一輪辯論中, 兩位候選人對主要議題沒有太大分歧。肯尼迪冷靜而充滿自信。但尼克松看起來並不太好,消瘦而且疲憊。很多原本並不打算投票給肯尼迪的人改變了他們的想法。在他們看來,肯尼迪似乎更有總統風範。

很多人認為肯尼迪贏了第一輪辯論,尼克松贏了第二輪。而在後兩輪辯論中,這兩名候選人不相上下。在第四輪辯論中,他們兩人對美國是否在進步這個問題上各自闡述了大相逕庭的觀點。肯尼迪認為,在艾森豪威爾和尼克松執政期間,美國並沒有取得甚麼進步。

肯尼迪說:“富蘭克林.羅斯福1936年時說,當時那一代美國人與命運有約。我認為,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我們也與命運有約。我認為我們有義務保衛美國,保衛自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個國家必須有人領導。我們必須讓美國再次前進。”

尼克松不同意這個觀點。他認為美國並沒有原地不動,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尼克松說:“ 世界各地的衝突使我們不能只關注自己的發展,我們不能只讓美國享受自由。我們需要把自由傳播到全世界。這就意味著更多的任務。這就意味著增強美國的軍事實力,這就意味著更快地發展我們的經濟,這就意味著在民權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全世界效仿的榜樣。”

1960年大選的另一個重要議題是中國對台灣海峽金門和馬祖的襲擊。另一個則是如何對付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辯論結束後,兩位候選人繼續在全國各地競選。尼克松表示,如果當選,他會訪問東歐,並與赫魯曉夫會面。肯尼迪則提議成立志願組織和平隊,派美國人到發展中國家去,提供技術等方面的幫助。

11月的選舉日上,選民們選擇肯尼迪成為美國第35任總統。然而尼克松與他的差距並不大。大約有6千9百萬張選票。肯尼迪以不到12萬票的優勢勝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關於美國獨立日的有趣數據
解散期限已過 哥大抗議者占領一棟教學樓
TikTok挑戰新法案 美國會展開護法戰
美聯儲何時開始降息?這是一個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