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成為「就業殺手」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5月02日訊】國際勞工組織認為,全球就業市場的形勢令人擔憂。各國的節約政策以及改革措施不但不能創造就業崗位,反而造成失業人數劇增。

據德國之聲報導,國際勞工組織(ILO)對於各國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出台的節約措施可能給就業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發出了警告。這個隸屬於聯合國的特別組織在日內瓦發佈的 2012年度全球就業報告顯示,節約政策和勞動市場改革會給就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在世界經濟危機開始將近5年之後,全球的就業市場目前仍然沒有任何 改觀的跡象。而且儘管各國採取各種措施來精簡開支,但是仍然沒有達到節約的目標。國際勞工組織對各國政府發出警告,節約政策如果不和創造就業的措施結合起來,就有可能造成社會動盪。
金融危機是”就業殺手”

“節約和調整的戰略本來是應該促進增長,但事實上並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國際勞工組織的國際就業市場研究負責人、該報告的主要撰寫者托勒斯 (Raymond Torres)在日內瓦指出,節約政策其實發揮了非建設性的作用。

托勒斯指責一些歐盟國家”未經深思熟慮”就推行了節約方案。比如西班牙,儘管實施了大刀 闊斧的節約開支,但是2011年的財政赤字率也僅僅從2010年的9%下降到了8.5%而已。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這份報告,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至今,一共有大約5000萬個就業崗位流失。2012年的全球失業率將上升到6.1%,失業 總人數將達到2.02億。這一水平與2011年的臨時統計數據相比上升了3%,也就是增加了600萬人。

根據預測,2013年失業人數還會再增加500 萬,失業率將升至6.2%。在工業國家,尤其是在歐洲各國的失業率,在2016年底之前都無法回落至2008年危機之前的水平。
年輕人深受其害

國際勞工組織的統計顯示,在發達國家,年齡在25到49歲之間的青壯年失業人員當中,有40%的人已經在家賦閒超過一年了。尤其在年輕人群中,失業人數激增,導致非洲和中東地區的社會動盪風險日益增加。
不過,在美國和日本,勞動市場的發展也出現了停滯。在阿拉伯世界和非洲,長期以來始終存在就業崗位緊缺的問題。

歐洲面臨經濟蕭條的威脅

“許多歐元區國家將經濟政策局限於節約財政開支,這導致就業危機進一步加深,歐洲可能會因此陷入新一輪的蕭條。”托勒斯警告道。相反他對拉美一些國家的做法表示讚許,那裏的失業率有所回落,有些地方的勞動條件也有所改善。拉美地區發生社會動亂的危險因素因此也有所降低,而全球總體的危險係數則是有所上升。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德國和奧地利屬於為數不多的自從2007年起一直保持就業率上升的國家之一。

責任編輯:洪微

相關新聞
英簽約升級核潛艇 保障就業
西雅圖就業增長全國排名第五
美國就業市場有好轉 但依然疲軟
台青年就業尋寶圖網站啟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