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骨牌效應 歐洲領袖接連倒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5月5日報導】(中央社台北5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在歐洲引發骨牌效應,北到冰島,南到義大利,政府領導人接連下台。如果法國總統薩爾科齊明天在決選吞敗,將成為近年來第11位在危機中下台的歐洲領導人。

2008年,冰島3大銀行在金融危機初期宣告破產。總理哈德(Geir Haarde)次年下台,並於2012年因為這件事被判有罪。雖然免罰,哈德成為全球第一位因為這波危機而遭到審判並定罪的政治人物。

接下來危機蔓延到愛爾蘭,前總理柯文(Brian Cowen)領導的共和黨(Fianna Fail)在叱吒政壇80年後,2011年初慘敗給保守聯合愛爾蘭黨(Fine Gael)領袖肯尼(Enda Kenny)。

葡萄牙前總理蘇格拉底(Jose Socrates)同年3月因國會否決他1年內提出的第4個緊縮方案,請辭下台。

債務沉痾最重的希臘與相去不遠的義大利,也由曾經擔任歐洲中央銀行(ECB)副總裁的技術官僚巴帕德莫斯(Lucas Papademos)及前歐盟執行委員蒙蒂(Mario Monti),分別取代社會黨的巴本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及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出任總理。

許多歐洲國家政府在債務危機下,實施激烈的撙節措施,結果是先砍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不管左派右派,意識形態已經無法激發選民的支持。

愛爾蘭、葡萄牙、希臘、義大利、西班牙、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芬蘭、羅馬尼亞一一變天,因為政府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可以在這波債務危機中維持國家經濟的發展。

南歐諸國入不敷出的時候,荷蘭態度強硬,要求各國遵守德國要求,嚴格執行財政紀律。但荷蘭2013年赤字可能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4.6%,超過歐盟3%的目標。

但4月24日,荷蘭聯合政府中的小黨為撙節措施與總理呂特(Mark Rutte)意見不合,呂特被迫解散政府,定9月提前舉行國會大選。

彭博社一篇評論說,歐洲財政困境警訊再度響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德國總理梅克爾推行的財政紀律協定。德國堅持這項計畫,以立即大幅削減國家借債,歐元區各國政府希望這個計畫能恢復財政穩定。彭博社的結論是,結果恰恰相反。

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一語道破。他說,政府減少支出會減少歲收,限制償債能力,如計入稅收減少和社福支出增加,能削減的赤字很有限,還會造成投資減少和失業率升高,拖累經濟成長前景。

法國總統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就呼籲以經濟刺激方案來解決問題,並逐漸獲得支持。

歐盟27國已經有10個國家換下領導人,除了法國之外,因為債務衝擊而腳步蹣跚的匈牙利也可能步上後塵。

相關新聞
殖利率飆 義長債發行卻步
美經濟改善 金價跌
歐債危機蔓延  五一節歐民眾群起抗議
基金大鱷:對美國樂觀 更看空中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