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史話(217):美國總統尼克松(第二部份)

人氣 9

【大紀元5月7日訊】(美國之音報導) 圖片來源: 白宮 尼克松與毛澤東握手 共和黨籍美國總統尼克松1969年走馬上任。在外交上,尼克松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是仍在繼續的越戰。競選期間,尼克松曾保證要設法結束越戰。關鍵是怎樣結束。一部份美國人主張立即撤軍,讓美軍將士回家,另外一部份美國人則認為,美國應該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這場戰爭,擴大地面戰爭的規模,甚至動用核武器。

撤軍就意味著放棄南越不管,讓他們單槍匹馬對付北越的共產力量。而美國參加越戰的初衷,就是不想讓南越落入共產主義陣營。另一方面,擴大戰局也沒有那麼簡單,1969年時,越戰陣亡的美軍將士人數就已經超過韓戰了。

對尼克松來說,越戰是一次嚴峻考驗。如果失敗,他的總統生涯就會跟前任約翰遜總統有一樣的結局,約翰遜就是因為自己的越戰政策失去了公眾和政界的支持,才決定不參選連任的。

每個總統身邊都有出謀劃策的人。尼克松最重要的智囊是亨利.基辛格。基辛格是外交事務專家,後來曾任尼克松的國務卿。尼克松和基辛格為結束越戰嚐試了很多辦法,花了好幾年才終於脫身。

美國在外交和軍事上雙管齊下。巴黎舉行和談的同時,尼克松政府也在巴黎舉行秘密和談。他們從越南撤回了一部份兵力,但同時又秘密派兵前往柬埔寨,並開始轟炸老撾。約翰遜幾年前下令停止的對北越的空襲,也在尼克松任期內重新開始。

尼克松上任頭八個月,沒有做出任何重大的政策變動。1969年10月,他才下令撤回六萬美軍。並下令美軍指揮官將大部份作戰任務交給南越方面。尼克松說,他這樣做是為了加快和談的進程。

撤軍是美國民眾希望看到的,但是部份撤軍又讓很多人感到不滿。1969年秋天美國出現了大規模反戰抗議,11月15號首都華盛頓也發生了幾十萬人的示威遊行。尼克松試圖向美國民眾解釋,他為甚麼沒有下令全部撤軍,按他的話說,“這樣做不是最簡單的做法,但卻是正確的做法。”

1970年春天,美國和南越部隊進攻柬埔寨。尼克松就這一行動向美國民眾做出解釋說:“那裏的重要控制中心已經被北越和越共控制了五年,公然違背柬埔寨的中立地位。這次行動不是侵略柬埔寨,行動領域都是北越部隊控制的地帶,一旦將他們趕出這些避難處,一旦他們的軍事供給被徹底摧毀,我們馬上撤軍。”

1971年初,尼克松政府決定為南越進攻老撾提供空中和炮火支持,目的是阻止軍用供給途經老撾進入北越。南越部隊摧毀了敵軍的很多武器,但自身也損失慘重,很多架美軍戰鬥機被擊落。六個星期後,南越部隊就被迫撤退了。

美國國會很多議員都感到氣憤。他們說,入侵老撾是一系列失敗中的又一次。尼克松政府一直說,美國正在打贏這場戰爭,但是國會裡的反對派民主黨議員指出,政府在撒謊,美國民眾的批評聲浪也不斷提高。全國各地抗議示威不斷,包括大學校園。

1970年5月4日,國民警衛隊在俄亥俄州的肯特州立大學學生抗議活動中開槍打死了四個學生,歌手尼爾.揚還專門為這件事寫過歌。

尼克松總統再次強調,美國不能允許北越吞噬南越,他的前任約翰遜總統也曾說過同樣的話。很多美國人一度接受了這場戰爭,但是隨著戰爭的繼續,隨著美軍官兵陣亡人數的增加,公眾輿論發生了變化。1965年時,百分之61的受訪者支持越戰,到1971年時,已經有百分之61的受訪者反對越戰了。

法國巴黎舉行的和談毫無進展,幾年來,任何一方提出議案,往往立即就會遭到另一方的拒絕。尼克松總統為了安撫民眾的不滿情緒,告訴大家,基辛格私下裡跟北越官員已經舉行了12次秘密會談,但是這些秘密會談也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1972年3月底,北越發起猛烈進攻。5月,尼克松下令加強對北越道路和鐵路的轟炸。到8月底的時候,北越停止進攻,但是這次行動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美國國內要求撤軍的壓力倍增。

在接下來的五個月裡,尼克松政府繼續執行官方會談,私下接觸和加大軍事打擊力度的綜合策略。最後,尼克松宣佈,巴黎和談終於達成了停火協議,美國、南越、北越和越共代表都在協議上簽了字。

根據協議,美國和所有盟軍部隊撤出南越,北越和南越在不受其他國家干預的情況下自行解決分歧,尼克松在白宮宣佈這一消息時說:“1973年1月23日,巴黎時間12點30分,基辛格代表美國,黎德壽代表越南民主共和國,提出了一項結束戰爭,在越南重建和平的協議。參加巴黎會議的各方將於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國際會議中心簽署這份協議。美國和越南民主共和國都表示,希望這份協議能保證越南穩定和平,有利於印度支那和東南亞實現持久和平。”

然而,戰鬥還在繼續,而且要一直繼續到尼克松1974年辭職以後。美軍撤離後,1975年4月30日南越首都西貢失陷。北越為了攻陷西貢,原本準備打兩年的仗,沒想到短短55天就結束了戰鬥。

尼克松任期內另一個重要外交議題是中國,中國問題讓尼克松作為外交家大放光彩。中國共產黨1949年奪取政權,但是美國政府一直沒有承認大陸共產黨政權的合法化,在外交上繼續承認台灣的國民黨政權。

70年代初期,尼克松政府開始努力改善跟中國大陸共產黨政權的關係,先是放鬆了去中國旅行的限制,並支持美國乒乓球隊到中國去訪問,有了後來著名的“乒乓外交”。隨後,尼克松意外地宣佈準備訪華。

尼克松訪華這一歷史事件發生在1972年2月,中國國家總理周恩來和黨主席毛澤東接見了尼克松。尼克松跟周恩來的會談,為兩國貿易打開了大門。次年,尼克松又派特使,在北京開設了外交辦事處,經過20多年後,兩國終於又恢復了溝通的渠道。中美正式建交還要等到美國不再承認台灣的1979年。雖然當時美國跟蘇聯的冷戰還在繼續,但是很多美國人對美國跟中國關係的緩和還是感到很高興。

很多美國人看到自己的總統站在中國長城上都感到很驕傲。歷史學家後來認為,這是尼克松當總統期間,最為輝煌的一刻。事實上,如果不是後來發生了水門事件的話,尼克松本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最佳航空公司排名 前三名或出人意料
盧比奧等議員促美政府全面封殺華為
美菲法首度南海軍演 中共軍艦跟蹤逾10小時
1元美鈔或帶來15萬美元橫財 如何鑑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