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時尚趣味考:黑色 BLACK

潔西卡.寇爾文.任金斯 譯者:宋偉航

人氣 12
標籤:

黑,凌駕時間的哀悼之色,含蓄優雅之色,另也是反叛之色。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派從頭到腳一身黑,一九六○年代的革命派一樣從頭到腳一身黑。十七世紀歐洲貴冑,仿效謹守天教教規的西班牙王室,衣櫃全換成樸實的全黑裝束。荷蘭商人和英格蘭的清教徒,同樣一體信守莊重肅穆,矢志不移。新教徒認為活潑鮮豔是忤逆上帝的色彩,任誰穿成這樣,也「不過是吹得鼓鼓的臭皮囊,塗得五顏六色,全是驕氣和妒意。」(註1)

幾百年過後,維多利亞時代崇尚清苦自制,黑便又成了代表色。佼佼者,當然首推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1819~1901)。女王於四十二歲開始服喪,該年,王夫亞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1819~1861)逝世;此後迄至駕崩,女王始終未卸黑色的喪服。「婦女時值深切悼亡之際,若有陌生路人不巧一派歡欣,喪服便恰如堡壘。」有禮儀專家於一八八四年為女王作解,「喪服形同高牆,是避難的斗室。」有女王以身作則,維多利亞時代謹守禮教的寡婦當然也自喪夫的那一刻起,便一概從頭黑到腳,一黑兩年半。

黑的衣著,黑的手套,黑的首飾──黑玉材質,就是拿黑煤刻出來的寶石──加了縐紋紙帶的黑色小帽,黑色的面紗。連襯裙也加上一條條黑色絲帶。信箋鑲上黑邊。有人連床鋪也是黑的。寡婦一般以深居簡出為宜,以免喪家撞進宴會,活生生扼殺他人的生趣。

然於一八六○年代,喪服開始跟上流行,黑色也躍上舞台,展現前所未有的新鋒芒。法國女伶莎拉.貝恩哈特(Sarah Bernhardt,1848~1923)甚至在臥室擺了一具黑檀棺材,躺在裡面「入戲」。她也愛以黑色天鵝絨長袍,上台演出。默片的頭號狐狸精,希妲.芭拉(Theda Bara,1885~1955),也以一身黑,詮釋禍水紅顏,掀起黑色電影(film noir)的蕩婦跟風。有此前仆後繼的先人,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1883~1971)方才有大好的舞台,於一九二○年代推出「黑色小禮服」(Little Black Dress,LBD),蔚為經典,流傳至今。

不過,黑色上身,驚世駭俗的效果還是以一九六○年代的「黑豹黨」(Black Panthers)為箇中之翹楚。一個個身穿黑得發亮的短裙加過膝長靴,黑人爆炸頭攏得半天高,誠乃「黑便是美」的極致。凱瑟琳.克里佛2加入「學生非暴力聯盟」一年後,下嫁創建「黑豹黨」的艾爾德瑞奇. 克里佛(Eldrige Cleaver,1935~1998)。「那時,我們才不是到處亂跑,亂嚷嚷『看我們有多酷!』」凱瑟琳.克里佛回憶當年,「我們腦袋裡才沒有這些東西。」克里佛耍酷,乃不得不然爾,因為,她的衣服寥寥可數,不過一件黑色連身裙,一件黑夾克,再加一件黑短裙,如此而已。

《無敵女金剛》(Cleopatra Jones,1973)、《黑街神探》(Shaft,1971)、《黑幫大逃殺》(Superfly,1972)等幾部風格強烈的電影問世,「黑豹黨」的叛逆形象跟著掀起流行,幾乎蓋過「黑豹黨」的政治主張。但這時,名副其實的革命黨,卻也容易比人先走一步。艾爾德瑞奇.克里佛遭加州警察槍殺。「黑豹黨」黑得發亮、離經叛道的裝束,拿來當靶子練槍還不容易?所以,「大家都接到命令,一律改作普通的穿著。」凱瑟琳說,「我們可不想因為獨樹一幟而去招惹警方關照。所以,我們就不再穿成那樣了。」@

註1:出自亨利.克勞斯(Henry Crosse)著,Vertue’s Commonwealth,ed. Alexander Grosart,1603,reprint,Manchester:C.E.Simms,1878,p74-75。

註2:凱瑟琳.克里佛(Kathleen Cleaver,1945~):美國外交官之女,從著名私立女校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輟學,到「學生非暴力聯盟」(Student Nonviolent Coordinating Committee)工作。

轉載自:《古典時尚趣味考》 野人文化/提供

相關新聞
時尚節能檯燈設計
典雅時尚總相宜
珠寶雕琢成飾品 實搭款閃燿時尚
打造時尚簡約小屋 明星分享心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