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城隨筆】留住中國根

人氣 1
標籤:

從80、90年代的留學熱到現今的移民熱,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或家庭選擇赴美留學工作或乾脆移民。他們當中大多人都會在美國結婚生子、開枝散葉。雖然他們生活在這裡,但我相信每個中國人都不願意讓子女忘記祖先,更不希望看到兒女連中文都不會講。

  在日常生活中,第一代中國人移民家庭中大家都會碰到家庭成員之間的「語言問題」。一位中國來的學者跟我講,他們的兒子平平幾歲時舉家赴美,選擇在佛羅里達定居。可到平平十歲時,孩子和媽媽說中文還是很吃力,到了無法溝通的地步。有一次,平平想和媽媽要剪子,但由於不會說「剪子」,只好伸出兩個手指做剪子狀比劃著,惹得父母哭笑不得。還有一次我聽一位女士述說,她女兒已經八歲,在衛生間見到一隻蒼蠅,大喊大叫起來:「不好了,有東西了。」她跑出衛生間,平伸開兩隻手臂,上下擺動做飛行狀。還有一個鄰居的兒子應該十五歲的年紀,中文一直說不好。他外婆一次洗完熱水澡,出於關心,他問外婆:「您洗完澡了嗎?要是不用了,我幫你漏了吧。」類似的詞不達意,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和例子太多了。

  傳統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被稱作是「神傳文化」。中文也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為了讓孩子們保持傳統,許多家長可謂 「處心積慮」,「絞盡腦汁」的創造條件讓兒女學中文。一種普遍的現象是,孩子們小時候還能在家長的督促下學一點中文,還能和家人用中文對話。但有時家長忙於工作,也根本沒有說太多中文的環境,十幾歲的小孩就開始嫌中文表達不方便而慢慢荒疏掉了。為了讓孩子學中文,許多城市設立華人開辦的學校,週六、週日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幾年下來,孩子的中文會話、寫作水準也可能達到相當於國內的小學畢業水準。如果孩子們有個會話的環境,也許他們在說話方面還能應付的了,但在認字和書寫方面就差距太大了。試想,如果有一天你在大陸的公車站遇到一個外表俊朗的小夥子或靚麗的大姑娘指著站牌問你:「爺爺,這個上面寫什麼?」你千萬別奇怪,他/她不是我們認為的「文盲」,他們可能就是我說的以上這種情形,生活在海外的「香蕉人」(黃皮膚內裡是西化的一代)。

  華人的孩子在美國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是肯定的,但是學習中文、不忘母語,這也是必要的和應該的。水有源、樹有根,炎黃子孫不忘本,千秋萬代輩輩傳,永遠留住中國根。

相關新聞
亞特蘭大槍手劫持公交車
大型貨船失控導致南卡主要橋梁關閉
坎普批准1,690 萬用於喬州基礎建設
亞特蘭大臺美菁英協會舉辦臺灣文化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