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談中國:釣島爭端禍及企業 中日兩方俱損

【大紀元2012年09月18日訊】(BBC/作者余燕明)近來,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的舉動,引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強烈抵制和抗議,全國各地民眾陸續走上街頭示威抗議,甚至有的地方因為個別群眾的不冷靜,還出現了破壞和攻擊日本在華人員,日系品牌、企業、產品等一系列極端現象。而近期調查顯示,8月以來,日系品牌家電銷售額整體大跌。佳能、松下等日本電器巨頭在華工廠的暫時停產,更是出於無奈,反映出目前日系企業在中國的尷尬處境。

俱榮俱損

當然,國民為表達不滿而自覺抵制日系產品,通過經濟壓制以圖給日本政府施加壓力,迫使日本政府改善當前的強硬態度,這些方式都無可厚非,甚至有可能進一步緩和目前中日雙方對抗的的緊張局勢。但是,應該意識到,近年來中日貿易夥伴關係的持續緊密和不斷升溫,中日兩國的經濟聯繫已經達到根深蒂固、密不可分的地步。固然,日本的經濟發展對中國市場存在相當程度的依賴性,不過,日本作為中國的第四大貿易夥伴,保持與日本穩定的貿易關係對中國同樣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眾多日本公司在華髮展,不僅為中國消費者提供了龐大的商品服務,更重要的是,它們還為數以萬計的中國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如今,日本在華企業迫於國內形勢壓力不得以關停工廠,那麼,這些日企的中國員工就意味著待業在家,接下來的日子他們又如何養家餬口呢?

國內個別媒體發表評論認為,中國如果被迫對日本採取經濟制裁手段,日本將倒退二十年。暫且不談「倒退二十年」這個量化的數據從何而來,但必須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如果中國真的採取經濟制裁,造成損失和倒退的絕不會只有日本,中國同樣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儘管在領土和主權爭端的原則性問題上,中國決不可退讓半步,但是,在選擇與日本斡旋、抗議的手段時,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必須權衡利弊,謹慎選擇,因為中日的現實關係表明,兩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因此,釣島爭端期間,政府或者個人都不應該過分地鼓動群眾抵制日貨,更不應該出現類似攻擊、破壞日本企業、商店和產品的極端行為。我們希望像佳能、松下這些被迫停產在華企業能夠儘快恢復生產,企業也儘可能小地受到衝擊,因為如果這些企業真的長期關閉,或者更多的企業加入停產行列,損害的不僅是日本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也對那些在日企工作的中國員工和與其存在貿易聯繫的國內企業造成威脅。總之,期待中日的釣島爭端圓滿收場,畢竟,中日緊密的經貿關係決定了雙方最終俱榮俱損的結局。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便衣警察參與打砸搶  多家日式食肆遭破壞
【酈劍鋒】:釣魚島問題中共為什麼如此暴怒?
反日示威升級成暴亂場面失控 被指由政法委文宣操控
紐時:官方幕後操控 中國再現「義和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