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自殺頻傳 中共城市化樣板亮紅燈

人氣 3

【大紀元2013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三年前,上海世界博覽會設立天津「華明示範鎮展覽館」,號稱百萬人參觀,是一個中共宣傳「城市化」政策的活樣板。今日,華明鎮社會問題叢生,自殺事件頻傳,居民多表絕望,反倒成了鄉村「城市化」的活警告。

弱勢入住新貧民窟 自殺事件頻傳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華明鎮現在的年輕人只有少數人找到工作,無所事事者大多在網咖或彈子房消磨時光。年長者為了勉強餬口被迫從事賤役,往日街坊鄰居的和睦與家庭生活的和樂被破壞無遺。最令人擔心的是自殺事件頻傳,地方人士表示對這種絕望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

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家翁格(Lynette Ong)表示:「我們擔心的是上千萬的人搬到這裡來,但是這些搬遷者的生活水準實際在下降。最大的問題是房子的品質差,到處都在貪污與偷工減料。」

在華明鎮,新建房子的牆壁有裂縫,窗戶會漏水,而電梯的地板也生鏽了。那些被迫放棄祖先土地搬進新公寓的農夫碰上這種衰敗的情景,更增添被政府欺騙的感覺。於是絕望與疏離的感覺呈現在自殺事件上,有的從陽台跳樓,有的喝農藥,有的臥鐵軌自殺,不一而足。

報導說,一位35歲失業的婦人,其雙親住在一個破落的房子裡,她表示:「那是他們的土地,你必須瞭解他們心裡的感受。」

一位40歲被迫搬到華明鎮的女農民花大筆錢買抗憂鬱藥,她說:「我的憂鬱症發作了,因為我沒錢、沒工作,一無所有。我們從來沒機會表示意見;我們甚麼也不求,我只要回家。」

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者項彪表示,「在城市裡的這些移民住家常被認為是貧民窟,但這是新安置的社區,它很難再重建,一部份的原因是它們與任何生產性的經濟活動無關,都是一群弱勢團體。」

地方鐵腕迫遷村 新建坪少於承諾

2005年中共選擇建構華明鎮,用來展現其成功的都市化建設。依據中國的行政區域,鎮是介於縣與鄉之間的行政單位,華明鎮有4萬1,000個人口,分佈於60萬平方英里的小鄉村裡,其中大多為農田。

中國北方由於水源充足,土壤也特別肥沃。天津港是中國的一個大城,它以剪紙等手工藝品聞名,尤其蔬菜的銷售非常暢旺。但是該市的規劃機構視此為一大問題,並在其刊物上稱這些村莊無排水系統,「既髒又亂,不合標準」。

該建設案始於2006年,只歷時16個月就完成。城鎮的建築物為6~9層,分散在十來個建築區。

官方文宣的最大賣點在於其空間的運用,農民可以出售其農舍的生活空間,以換取新鎮的小公寓,即使農舍周圍的院子也可以換算。不過實際上,大多數的新房只有800平方英尺,低於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應有的分配。理論上,他們可以運用剩餘的分配由自己花錢購買另一間房子,但結果得到的建坪比他們在農地的還少。

有很多人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土地,2008年只有一半的人想搬家。地方政府為了讓華明示範鎮能成功展現在世界博覽會上,開始對農民施壓--毀路、斷電、停水,逼他們遷村。即使如此,有上千人照樣不走。政府最後的手段是把每個村裡的學校拆除,於是多數的農民在無生活設施、無學校的情況下才屈從搬遷。

工作機會難找 社會問題叢生

除了不滿意空間之外,在搬遷事項中農民最在意的是工作機會。在官方文件裡寫著,華明鎮鄰近交通要道北京--天津高速公路,也鄰近天津機場的後勤中心,有成千的工作機會。

但是許多農民表示他們不符合資格從事那些工作。他們說:「我們會種田,但是不知道怎麼坐辦公桌;那是給受教育的人幹的。」華明鎮的居民幾乎一致認為他們只能幹低賤的勞役工作,例如幹清潔工或警衛,一個月只能領150塊美金的薪水。

即使是如此,他們的工作機會仍然競爭激烈,其他地區搬來的窮人甚至願意接受更少的待遇,因為他們的花費很少。華明鎮幾乎所有公共區域的園藝工作,都由內陸河南省的勞工處理,他們做一陣子就離開了。那些把鎮裡公園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工人,一個月只要有100美元就很滿足。

再者,原本以為再接受職業訓練便可讓華明鎮的村民獲得競爭的技能,根據官方的文件,每一居民可以配得1,500美元,但至今查不出有誰接受過再訓練或得到那筆錢。對年輕人來說,這些問題更加嚴重。

就算他們卑微的工作每月可以獲得150美元,幾乎所有居民都認為它僅夠開支。一個小孩日間托兒所的費用要花100美元,已經佔了一對夫妻薪資的三分之一。不像村莊裡許多家人都住在鄰近,有事可以幫忙,而鎮裡的人就沒辦法將小孩托給爺爺奶奶照顧。

生活費用高昂,尤其通膨使米價幾乎貴了一倍,過去他們是自己種稻,如今對此特別感慨。許多年輕人似乎已經放棄找工作,他們充斥在網咖裡打電動遊戲。雖然網咖只限於設在商業街,但他們則變相在住宅區改裝的公寓裡玩。

一名62歲的劉姓失業老農表示,他們的房屋冬天根本不能住人,其外觀雖然現代化,但實際品質很差。他的天花板會漏水,大樓管理人員告訴他無從修復。窗戶雖然是雙層玻璃,但品質差,焊接不良,一遇冷就凝結模糊。熱水器幾乎沒有熱水,他還拿出維修的賬單,顯示一月份靠北面的房間溫度只有華氏55度。

因此許多人因失望而自殺。一位19歲患癌症的男子清晨從家裡的三樓陽台跳樓,跌在停車場旁,其父已過世,其母則依賴救濟過活,家庭已窮得沒錢治療他的癌症。這個故事無法得到官方的證實,但許多居民一直重複流傳著。

農村街道多荒蕪 居民嘆滄桑無奈

最常聽見的故事是老人家不適應新的生活,很快就病故,居民常說這是被「憋死的」。

有些居民納悶在沒有前途情況下,日子要如何度過。鎮的外圍,大多數的小鎮都是空城,有些旅館與辦公大樓的興建都毗鄰機場後勤中心,但大多數情況下大家看到的是一片一片的空地;它們以前是農地,現在都已經休耕,有的被綿延不絕的鐵皮圍起來,上面漆著有關繁榮發展的文宣標語。

《紐約時報》報導,當記者與原村的居民駕車穿過農村時,心情尤感辛酸。有些街道還算堪用,但大多數都已荒蕪破敗,雜草叢生。回到鎮裡,理想中小鎮的生活只留在上海世博館供人回憶,徒增人們對時光流轉、滄海桑田的感慨。

政府原本聲稱農業生產不會遭受破壞,但這似乎不可能。官方的文宣表明溫室可以生產蔬菜,它們確實建了許多溫室,但在六月產季時節,十幾個溫室都空無一物,它的門在風中猛烈搖晃,透光的透明塑膠已經損壞,在風中啪啪作響。只有兩間溫室還在運作,地方居民表示那只是作假矇騙前來調研的長官,讓他們誤以為這裡的農作仍然生氣蓬勃。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謝田】:中國和美國的城市化之對比
路透社:推動城市化 中國面臨社會和金融風險
外電:中國城市化加劇「社會動盪」風險
外電:中共清理「城中村」 農民工無家可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