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前英陸軍元帥之子訪臺 盼參訪蔣中正事物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11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綜合報導)12月1日,中華民國將紀念1943年11月中、美、英在埃及開羅召開會議,會後共同發布「開羅宣言」屆滿70周年,外交部發言人高安表示,英國女王御用畫師裴士廷(Andrew Festing)的父親法蘭西斯.斐士廷(Field Marshal Sir Francis Wogan Festing)曾是英國陸軍元帥,因裴士廷12月無法來臺,所以現在邀他來訪問6天。

1937年7月19日,「盧溝橋事變」後,蔣中正於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宣告對日抗戰開始。(網路圖片)

高安說,法蘭西斯.斐士廷在二戰期間追隨史林元帥深入緬北,與遠征軍並肩對日作戰,當時史林元帥所率部隊曾在緬甸仁安羌為日軍所困,幸賴國軍遠征軍將軍孫立人解危。裴士廷表示,來到臺灣,他感受到一股特殊的連結,特別希望能參訪有關先總統蔣中正的事物,因為他的父親曾是駐緬皇家陸軍第36步兵師師長,隸屬史林元帥(William Slim)軍團,擔任史林元帥的副手。

總統馬英九(右)5日在總統府接見英國女王御用畫師
、英國王家肖像畫師協會前主席斐士廷(Andrew
Festing)(左),並接受斐士廷為他繪製的肖像畫。
(中央社)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5日下午在總統府接見英國女王御用畫師、前英國王家肖像畫師協會主席斐士廷伉儷,斐士廷也致贈一幅畫給馬英九作為來訪禮物;馬英九也是裴士廷第1個親筆描繪的亞洲元首。馬英九說,斐主席的父親英國陸軍元帥法蘭西斯.斐士廷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中華民國緬甸遠征軍並肩作戰,因此,斐主席此行訪華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

蔣中正先生繼志承業,亦以收復臺灣為不渝之職志。圖為民國13年(1924年)6月與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廣州黃埔軍校合影。(翻攝:林伯東/大紀元)

中正紀念堂是陸客來台必訪之觀光景點,裡頭的文物展示蔣公從領導八年抗戰勝利到光復台灣、復行視事及保台衛國、建設台灣,各項史料珍稀豐富。 (攝影:王嘉益 / 大紀元)

馬英九指,1943年11月,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與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總統中正在埃及開羅舉行會議,會後發表《開羅宣言》,要求日本戰後必須將東三省、臺灣及澎湖等竊占自中華民國的領土歸還。2年後,日本戰敗投降,於其降書內接受《開羅宣言》之條件,彰顯出「開羅會議」不僅主導當時的戰局,更進一步決定臺灣的未來。

1943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參加開羅會議,偕夫人宋美齡,與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合影。(國史館)。(天下文化)

聯合國憲章為1945年6月26日,由50國共同於舊金山簽署。8月24日國民政府於重慶辦理簽署典禮,蔣公簽字聯合國憲章(中正紀念堂)。(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他說,法蘭西斯.斐士廷陸軍元帥於1944至1945年間擔任駐緬甸英皇家陸軍第36步兵師師長,曾率該步兵師深入緬北與國軍遠征軍及美軍聯合對日作戰,係當時在該地區作戰的最高階英軍將領;1945年,斐士廷元帥調任香港英軍總司令,日後更獲中華民國政府頒授「雲麾勳章」(The Order of Cloud and Banner),以表彰渠對中英軍事合作的卓越貢獻。斐主席家族不僅與我國淵源深厚,也見證二次大戰期間國軍於緬甸抗日的英勇表現。

1943年開羅會議討論對日作戰計劃,羅斯福接見的是蔣介石,而不是毛澤東。中國人民在當時國民政府的領導之下浴血奮戰14年,終取得空前勝利。圖為戰爭結束時,日本向中國投降,中國的代表是國民黨的何應欽將軍。(歷史檔案圖片)

馬英九盼進一步深化臺英雙方關係

馬英九提及,他上任時給予中華民國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及地區僅有54個,目前已增加至134個,英國則於2009年率先給予中華民國免簽證待遇,進一步帶動歐盟及其他國家,而臺灣民眾赴英留學人數亦持續增加,目前約有15,000位臺灣留學生赴英國就學,僅次於美國。此外,中華民國政府積極與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牛津大學及智庫「王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RUSI)等建立合作關係,並規劃推動在倫敦設立臺灣文化中心,以促進雙方交流。

1947年4月2日,蔣公及夫人宋美齡與蔣經國家人在溪口家鄉合影(中正紀念堂)。(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蔣公事母至孝,其母卒於1921年,此後蔣公只要返鄉一定先往母墳致敬。(中正紀念堂)。(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他提到,如同許多國家一般,中華民國人民對英國王室亦深感興趣,他於今年7月獲悉劍橋公爵夫人(Duchess of Cambridge)凱特王妃順利產下喬治小王子的喜訊後,亦曾代表政府及人民親函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致賀。

1942年遠赴印緬與盟軍並肩對日作戰的中國遠征軍壯盛軍容。(台灣緬甸民間經濟文化技術交流協會)

馬英九表示,斐士廷主席為英國女王御用畫師,曾擔任「英國皇家肖像畫師協會」主席長達6年,迄已完成750餘幅人物肖像畫,包括多幅伊莉莎白女王畫像,其中,英國面值78 便士郵票的女王頭像亦為其作品之一,足證斐主席在英國文化藝術界的崇隆地位,也期盼渠能持續為臺英文化交流加入動能,進一步深化雙方關係。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配合印緬地區作戰,中國政府派出遠征軍赴緬作戰,圖為遠征軍由從重慶出發市民夾道歡送。(攝影:鍾元翻攝 / 大紀元)

斐士廷表示,他的父親離開緬甸後派駐香港,很大原因就是過去與中華民國國軍有非常深厚友誼與良好關係;很高興促進台英間文化交流,如果有任何需要幫助的地方,很樂於協助。

第一次反攻緬北,孫立人將軍所屬新38師解救英軍7,000人,締造仁安羌大捷,獲英皇頒贈大英帝國司令(C.B.E)勛章。圖為孫立人將軍於1943年在印度比哈爾省之蘭溪受勛。(羅廣仁提供)(中央社)

開羅會議之由來,主因中華民國遠征軍入緬助英抗敵有成

此外,中華民國駐英國代表處於10月9日晚間在倫敦盛大舉行中華民國102年國慶酒會時,英國國會上議院副議長胡珀女爵(Baroness Hooper)、下議院兩位副議長普莉瑪羅(Dawn Primarolo)及霍伊(Lindsay Hoyle)、臺英國會小組共同主席福克納勳爵(Lord Faulkner of Worcester)、英皇室御用畫師裴士廷(Andrew Festing)及多國使節、政要、歐銀官員、僑胞及文化界與商界人士近500人出席,場面熱烈。

酒會開始首先播放英方檔案中有關1943年開羅會議的珍貴紀錄短片,該片彰顯中華民國在當時大戰中的重要角色,有甚多蔣介石委員長夫婦的鏡頭,之後播放102年國慶短片「奮起行動,扭轉未來」片段,簡介今日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各項成就。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沈呂巡強調,今年為開羅會議70周年,中華民國有今日的發展應不忘當年的領導者,臺灣人民亦應感謝當年英國政府及人民之助。酒 會中也特別映出一張開羅宣言經英當時首相邱吉爾潤飾的手稿,邱相在該稿上於Formosa後親筆加註澎湖(the Pescadores)以一併歸還中華民國,對中華民國意義重大。 。(中華民國駐英國代表處)

中華民國駐英代表沈呂巡隨後致詞時強調,今年為開羅會議70周年,中華民國有今日的發展應不忘當年的領導者,臺灣人民亦應感謝當年英國政府及人民之助。酒會中也特別放映出一張開羅宣言經英國當時首相邱吉爾潤飾的手稿,邱相在該稿上於Formosa後親筆加註澎湖(the Pescadores)以一併歸還中華民國,對中華民國意義重大。

沈呂巡解釋開羅會議之由來,主因係中華民國遠征軍入緬助英抗敵有成,並特邀曾參與該緬甸戰役、遭日軍包圍但為中華民國遠征軍所救、現高齡94歲的英國退役陸軍上尉費茨派垂克(Gerald Fitzpatrick)上臺接受來賓致意。

費茨派垂克表示,為感念當年國軍遠征軍的救命之恩,已先後出版三本專書紀錄國軍遠征軍之英勇事蹟,希望與年輕世代分享此段歷史。

責任編輯:林琮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