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圖維持鋰電池優勢 日本舉步維艱

人氣 11

【大紀元2013年0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凡編譯報導)日本曾一度被譽為世界的工廠,在電子技術、精密儀器等產業中雄霸全球市場。然而近年來,日本在消費者電器方面的領先,幾乎在一夜間消失,讓位於三星等韓國公司。在這一境況之中,日本正在極力保持其他領域的領先地位。鋰電池就是其中的例子。

日本鋰電池業舉步維艱

湯淺公司為波音787客機提供了鋰電池。在2009年,這家公司開始為三菱公司的i-Mievs電動汽車提供電池,使之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全電動、大批量生產的汽車。一開始,這一業務似乎前景光明。當時公司主管表示,有大批汽車製造商前來詢問,使得公司應接不暇。然而此後電動汽車的需求量並沒有起飛,上個月,i-Miev的銷售量只有137部,湯淺公司的工廠也無法完全開工。

湯淺曾希望鋰電池能夠盡快成為公司的核心業務,並取代酸電池。然而公司至今仍然無法在鋰電池業務上盈利。雖然公司的投資主要投向鋰電池的開發,但去年鋰電池業務虧損了32.6億日元,相當於3500萬美元。

上星期,湯淺透露,截止於12月份的9個月間,淨利潤比一年前同期下降了3.6%,達到22.2億日元。但公司維持全年盈利預估不變,淨利潤為80億日元,銷售額為2880億日元。

日本鋰電池市場佔有率遭到蠶食

過去幾年間,韓國在平板電視等行業一舉趕上日本,使日本感到震驚。有人擔心,鋰電池行業也會重蹈覆轍。

索尼公司與1991年開發了第一個商用鋰電池。此後日本曾一度是全球鋰電池市場的霸主。在2001年,日本鋰電池的市場佔有率超過90%。然而,近年來,日本逐漸失去了市場佔有率的領先。2011年,日本鋰電池佔全球銷售的35%,而韓國卻以40%領先於日本。

市場份額的流失在小型電池方面尤為顯著。這些電池廣泛使用在消費者電器中。然而在大型電池方面,日本依然佔據領先,並且決心捍衛這一地位。此類電池主要使用在汽車和飛機上,對質量和安全的要求更高,設計和製造的難度也更大。這也正是日本企業為之驕傲的優勢。

波音787故障對日本鋰電池業關係重大

最近,使用日本鋰電池的波音787客機接連發生故障,雖然目前故障的原因依然沒有查明,但是這些故障對日本鋰電池產業的前景影響重大。日本一家資訊公司的總裁高野一郎表示,參與打造波音787本應該顯示出日本在尖端和可靠的技術領域依然保持優勢。但是如果故障的原因不能很快查明,則有可能帶來相反的效果。

波音787客機比以往的機型更加依賴於電動系統,蓄電池的作用也變得更加重要。湯淺於2005年贏得一項合同,通過法國一家航空電子公司向波音提供鋰電池。湯淺希望航空業能夠彌補汽車市場的不足。

湯淺公司的總裁誠尤達在2011年表示,他希望通過向波音銷售電池,建立起良好的信譽,並以此在5年間將非汽車業的電池銷售提高一倍。

現在湯淺公司強調,波音787的停飛並不會馬上影響到公司的銷售或者聲譽。根據公司管理人員,湯淺向波音公司的銷售額只有幾億日元,不過根據為期數年的合同,對波音的銷售額將會增長。湯淺公司的一名董事表示,到現在為止,公司還沒有感覺到對聲譽的影響。

星期六和星期一,波音公司進行了787客機的試飛,以測試鋰電池的運作。兩次試飛都安全無恙。

日本高科技產業和政府密切攸關

湯淺公司歷來和政府有著密切關係。公司的創始人玄藏岛津(Genzo Shimadzu)曾受僱於京都帝國大學,與1897年開發了日本第一個鉛電池。這些電池被使用在日俄戰爭的戰船之上,驅動發報機使戰船保持聯繫。在1905年,日本贏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這些電池以發明者的姓名而命名,被稱為GS電池。迄今為止,GS依然是GS湯淺公司稱號的一部分。

在過去3年中,湯淺公司從日本政府得到了170億日元的補貼,相當於1.83億美元。從2009年以來,日本經濟產業省向日本綠色技術公司提供了1400億日元的直接資助,相當於15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資金流向在國際上具有競爭力的鋰電池製造商。

最近,日本電視播放了一部名為“日本製造”的電視連續劇。劇中一家虛擬的公司,工匠電子公司,面臨著電視和手機業務的蕭條,因而轉向鋰電池,希望藉此重振企業。似乎成為日本產業的縮影。

在電視劇的結尾,工匠電子面臨一家中國公司的競爭,鋰電池的訂單,可能被這家公司奪走。這家中國公司曾經從工匠電子挖走了一名高級工程師,最終這名工程師透露,中國廠家的電池有起火危險。最終,這兩家公司決定聯手打造更加安全的電池。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夢幻機電池起火 恐為充電過度
空巴新機也用鋰電池 將受檢視
787出包 日美查京都電池廠
787安全調查 NTSB:非鋰電充電過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