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公布5元和10元塑膠鈔設計

新鈔上市 假幣難作為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編譯報導)週二(4月30日),加拿大央行公布最新5元和10元塑膠新鈔設計樣本,塑膠鈔製造成本更昂貴,有些人稱塑膠鈔易融化,但事實證明,塑膠鈔的問世卻代表了在假幣打擊工作方面取得的進步。
  
數據顯示,2012年,加拿大假幣市場流通數量連續8年下降,其中最大原因可能是因100元、50元和20元塑膠鈔的問世,以及皇家騎警在假幣打擊方面的工作成效,央行表示,繼續推出塑膠鈔的主要原因是,要對假鈔威脅採取「先發制人策略」。

塑膠鈔問世後 假幣流通數量減

皇家騎警數據顯示,去年國內共發現4.4975萬張假鈔流通,比2004年高峰期間減少92%,同時警方在調查中共搜繳1.4882萬張假鈔,如按流通總數20億張鈔票來計,這4.4975萬張相當於每100萬真鈔中就有28張假鈔流通,面值總計近160萬;在所有面值假鈔中,20元假鈔最盛行,占當年假鈔數量的68%。
  
目前為止,被發現的所有假鈔都是紙假鈔,皇家騎警全國打假協調官麥克林(Sue MacLean)去年曾對CBC新聞透露,截至當時皇家騎警發現的唯一一張假塑膠鈔質量非常差。
  
央行表示,塑膠鈔的透明度、全息圖像和凸起油墨及其他安全功能,會進一步減少流通假幣數量;但塑膠鈔製造成本單張高達近20分,比普通紙鈔的11分製造成本高出許多,但塑膠鈔壽命估計至少是紙鈔壽命的2.5倍。

新鈔問世不平坦 投訴多多

但是,仍有一些人抱怨塑膠鈔易黏連和融化,有些人不喜歡新鈔設計。對於新鈔易黏連問題,央行解釋是捆得太緊所致,可在數錢前用手或機器數一下;對於新鈔不耐高溫易融化之說,央行表示,這些都是傳聞,塑膠鈔已經通過140度高溫和零下75底低溫試驗,另外還通過耐磨耐洗試驗。
  
儘管如此,塑膠鈔還是會損壞,在20元塑膠鈔進入流通前,央行就已處理232起塑膠鈔損壞事件,其中一起是2011年建築工人比拉德(Nicholos Billard)母親將兒子聖誕節獎金8張100元塑膠鈔放在一個加熱器附近的密封錫罐內,過了一晚第二天早上發現錢都乾癟熔化了,央行花了6個月的時間調查後全額賠償,但沒有解釋塑膠鈔融化原因。
  
新鈔設計圖案也引起人們爭論,如今年1月,加拿大大西洋保護數據中心(ACCDC)高級植物學家布蘭尼(Sean Blaney)和加拿大自然博物館(CMN)植物分類專家斯塔(Julian Starr)都曾對CBC表示,20元塑膠新鈔上的楓葉,看起來簡直就像挪威楓葉一樣,而且挪威楓在加東極具侵略性,會瘋狂生長取代部分本土楓樹,放在國家貨幣上可能不太妥。對此,央行解釋是此楓葉根本不是挪威楓,而是加拿大各種楓種的混合體設計。

相關新聞
未達目標 滿銀CEO降薪6.8%
多倫多3月售房跌17% 房價漲
加首次置業者均齡29歲 買家擬花30萬買房
高居榜首 溫哥華人首次置業平均花54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