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在南加州圓夢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05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在南加州聖馬力諾市(San Marino),以鐵路富豪亨廷頓命名的亨廷頓大道兩側棕櫚樹下懸挂著今年曾贊助該市百年慶典的家庭名單。其中有德力頓(Dryden)、克儸利(Crowley)和特林(Telleen)這樣在這裡生活了幾代的名字,但也有像孫(Sun)、柯(Koo)和施(Shi)這樣的新名字。

《紐約時報》報道,僅僅30多年前,在這個洛杉磯郊區的高尚社區,白人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二;許多房屋的價格在1百萬美元以上。但是現在亞裔已經佔到聖馬力諾人口的半數以上。這裡曾是該地區富裕家庭的嚮往之地,亦曾是約翰•伯奇學會(John Birch Society)美西總部的所在地。

這一變遷揭示了加州在過去十年中移民潮流的巨變。這在加州各處都很明顯:這個全美人口第一大州來自亞洲的移民是來自拉美的兩倍還多。

這一變化只是移民重塑美國的例子之一,具有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多重影響。在美國許多南方州,比如阿拉巴馬、喬治亞和北卡羅萊納州,拉美裔人口翻了一番還多,製造了新的緊張形勢。亞裔人口在新澤西猛增,拉美裔則正在給中西部小城市重新注入活力。

目前國會的移民辯論中集中在拉美裔身上。幾十年來加州一直被看作是拉美裔移民的焦點。但在聖加佈裏埃爾谷地(San Gabriel Valley)、橙縣和北加州的硅谷,亞裔移民卻在以前白人或者拉美裔爲主的地區成爲文化的主導力量。

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人口學者莊森(Hans Johnson)曾研究過人口普查數據。他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不同的時代。無論是工薪階層聚居的城市還是厤史悠久的富裕城鎮,都發生了巨變,不僅僅限於一個地方。」

過去十年裡,在聖加佈裏埃爾谷地,亞裔在超過六座城市中成爲多數族裔,在洛杉磯以東創造了一個綿延30英里、以亞裔爲主的郊區。在購物中心裡,幾乎每家店面的招牌上都有中文字,從經過該地區的高速路上清晰可見。

中產階級聚居的懞特雷公園市(Monterey Park)在30年前開始吸引亞裔移民。至今這裡仍未公認為是本地區的中心和零售業樞紐。但隨著亞裔源源湧入南加州,他們開始遷入一些洛杉磯縣最難進入的社區。其數量已經佔該縣東部聖加佈裏埃爾谷地和核桃城總人口的60%。

大部分移民來自中國和臺灣,在所在國受過高等教育,屬於富有階層。他們急於在類似聖馬力諾的城市置產。那裏的收入中位數是比弗利山莊(Beverly Hills)的將近一倍,並擁有全加州最好的學區之一。當地圖書館的幼兒活動「講故事時間」現在有中文時段。

但是財富並非均勻分佈。在該地區的工薪階級聚居地仍然有貧困區域,特別是越南裔和菲律賓裔社區。

亞太裔美國人法律中心的一之瀨(Daniel Ichinose)說:「這裡是美國新移民的中心地帶。說中文、越南文和西班牙文的人聚居在一起,面對共同的挑戰。」

對於30年前開始改變這個地區面貌的移民,他們的子女已長大成人。他們成爲拉拉隊員,參與角逐政治職位,並開設以美國生移民後代為服務對象的企業。

無數店面用中文做招牌,出售餐館耗材和中藥材,或者為針灸和中介服務做廣告。但最常見的店面也許是珍珠奶茶店。年輕人可以花幾個小時時間喝這種有果凍狀澱粉團的冰奶茶。在該地區的幾乎每一個公路邊商業區,至少有一家(甚至兩家)茶餐廳提供這種甜品的變種,數量多到令人眼花撩亂。

方氏兄弟(Andrew and David Fung)在西雅圖長大。他們對於聖加佈裏埃爾谷地無處不在的中國和臺灣文化驚訝不已。他們在幾年來來到這裡,試圖進軍娛樂業。他們製作了幾個嘻哈音樂錄像,讚美他們所謂的「珍珠奶茶生活」,以示他們欣然接受這裡。他們的歌詞說:「孩子們喝奶茶比喝酒還多。」他們的音樂錄像在網上暴紅。當地的社區領袖開始延攬他們在官方會議上表演。

26歲的方大衛說:「這裡的人聚在一起整天喝珍珠奶茶,他們覺得這平淡無奇。但是這種文化並不是處處都有。我們想告訴他們接受並擁有這種文化。」

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社會學教授奧利弗•王(Oliver Wang)認爲,方氏兄弟幫助創立了一種區域性的族群自豪,這在一代人前是難以想象的。王本人1980年代在聖馬力諾長大,三年前返回故里。他說,這裡可能會成爲本地亞裔美國人身份認同的中心,正如東洛杉磯之于拉美裔,南洛杉磯之於非洲裔一樣。

王說:「以前身為華人或者亞裔一點也不酷。聖加佈裏埃爾谷地成爲某種文化運動或者身份認同的發祥地令人神往。方氏兄弟正在用文化資本創建以前不存在的亞裔美國人身份。這是本土製造的,而不是從臺灣或者香港進口來的。」

但是亞裔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現在該地區雖然很少有公開的對抗,厤史上卻曾有過關於「只能說英文」法令的衝突,有些人仍然嚴厲批評中國移民「佔領」這裡。

最近,本地人又開始對「月子旅遊」投訴。有人接待中國孕婦在美國生產,以便讓他們的子女獲得美國國籍。包括移民在内的居民們向官員們投訴說,有些大宅子一次可以容納幾十名懷孕婦女。

35歲的陳傑(Jay Chen)是海星達高地市校董會的成員。2010年,當地一家中學想開設一門中文語言課,卻引發了爭議。去年大選時,陳傑在一個新設立的選區向資深共和黨國會議員儸伊斯(Ed Royce)發起挑戰,他收到了若干反亞裔的種族歧視消息。陳傑最終落敗。他說:「仍然有一些保守力量認爲教中文就是教共產主義。同時,有很多人,各種族裔都有,想擠進我們學區以便他們的孩子選修類似的課程。」

亞裔食品吸引了很多外來者。這裡充斥了家庭餐館。一頓大餐只需要20美元不到。

去年夏天,臺灣移民後裔莊尼•黃(Jonny Hwang)開設了626夜市(626是當地的電話區號)。開市那天,祇有十幾家食品攤,但是觀光者卻超過了一萬五千人,充塞了街道。黃說,「每個人都很吃驚。突然之間我們這個社區擁有了一些其他人也想要的東西。」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珍奶風行南加州  進攻好萊塢
美國南加州天空出現一「綠色火球」
美國移民改革 亞裔發聲爭權益
發揚正宗臺灣精緻料理 臺餐飲協會成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