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了,還在度小月!歐盟難題長路漫漫

【大紀元2013年06月20日訊】(新紀元週刊330期,記者楊采華報導)歐洲深陷衰退危機已近六年,民心對於泥沼般的現狀,都已近乎麻木無感。「稍有進步就很棒了,沒有退步就是進步了」,消極的氛圍瀰漫,政治領導人也拿不出解決之道。

自從美國金融危機迄今近六年以來,歐洲深陷衰退,不少地區仍瀰漫著低迷慘澹。西班牙增加了265個就業崗位,可算是歐洲經濟中的「好」消息,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表示「令人振奮」。

「好」變得如此具相對性。西班牙政府發布的最新失業報告中,並沒有在意近500萬人失業。從發布會由拉霍伊親自主持來看,也許──只是也許──經濟變好些。

倫敦的歐洲改革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Reform)首席經濟學家蒂爾福德(Simon Tilford)稱:「目前政策制定者對就業戰略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即便是最微弱的一線希望,都被解讀為復甦跡象。」

他表示,「如果你看看過去六年的數據,歐洲現在的情況是更糟的。」

表現平庸就是卓越,
保持現狀就是進步

令人憂慮的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經濟衰退已經變得如此根深蒂固,令人麻木,以致平庸被認為是卓越,保持現狀被視為向前躍進。德國經濟在歐洲是令人羨慕的,今年預計增長僅為0.3%,本來只能算是平平。但在新標準下,這是驚人的增長速度。

不過,很少有政客願意承認:採取許多經濟學家建議的必要措施,將意味著失去選票。例如,解開僵化的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刺激經濟增長,並幫助年輕人進入職場。但是,這肯定會觸怒年長的選民。最終導致這些選民也失去了他們認為可終身擁有的工作。

歐盟統計局最新公布,歐盟27成員國4月失業率保持在11%。但歐元區失業率升至破紀錄的12.2%。歐元區今年底的失業人口可能突破2000萬人。年輕人失業情況尤其嚴重,希臘及西班牙的年輕人一半失業。

該機構發布的數據還顯示,芬蘭也像法國和荷蘭等核心國家一樣陷入衰退,成為第九個至少連續兩個季度出現經濟倒退的歐元國家。芬蘭被視為歐元區較強核心國之一,債務相對可控且擁有較高信用評級。

現在問題是,歐洲領導人吹捧的好消息是否僅是個方便掩蓋的說詞?決策者可能認為他們為了恢復經濟增長,已經做得夠多,抑或是將必須做出的艱難決定,推到未來。這些都是歐洲的潛在危機。

金融市場疲軟 欲振乏力

6月6日,歐洲央行不顧眾多要求採取更大膽行動的呼聲,維持利率不變。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還強調「圍繞歐元區的經濟前景存在下行風險」。

歐洲金融方面,看起來風險低於一年前。當時充斥著歐元隨時會瓦解的恐懼。債券市場已經平靜下來了。少數幾個國家失業率下降,儘管速度很慢,如西班牙和愛爾蘭。

上周,歐元集團主席荷蘭財政大臣迪塞爾布洛姆(Jeroen Di jsselbloem)訪問雅典時說他感覺到「經濟轉向的第一個信號」。隨後,布魯塞爾發布消息說,希臘經濟確實好轉,今年第一季「僅僅」倒退5.3%。因為前一季度倒退了5.7%,這也許算是一項進步。

金融市場已從低點反彈,但許多歐洲人仍未有明顯的感受,大概是因為金融市場總是駕著希望和期待的未來列車前行。例如,儘管身為歐洲強國的德國,去年基準DAX股票指數上漲了39%,但經濟仍難有起飛的動力,而儘管歐洲央行6月6日表示經濟前景疲弱,歐洲股市也只是溫和下滑。

由於擔心歐洲未來前景和歐元貨幣,所以當經濟稍有增長跡象,一些分析師都不敢相信是好消息,趕緊拋售歐洲債券,以致經濟仍然脆弱時,利率被哄抬。

或許對許多歐洲人來說,這也許算不上什麼大隱憂。歐元區經濟已經持續六季度倒退,比起2008年時歐洲大陸也不是太富裕。即使5月底時歐盟同意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和其他四個國家爭取一點點額外時間,以平衡他們的帳冊,歐元區政府還得繼續承受削減開支的壓力。

外資投資暴跌

諮詢公司安永事務所(Ernst & Young)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2012年歐洲投資的外國企業創造了約17萬個新的就業機會,比2011年增加了8%。但是整個歐洲,包括英國和東歐,外國直接投資的總價值暴跌36%,僅2935億美元。下滑速度為全球平均的兩倍。換句話說,對於投資歐洲的未來,外國企業仍持警覺態度。

即使歐元區經濟停止下降,也並不意味著它會增長。可能就只是觸底後待在那裡。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也少有緩解措施的選項。

德國選民仍然不願支持歐元區發行共同債券,或援助陷入困境國家的大型計劃。歐洲央行也不太可能像美聯儲或是日本央行那樣,為經濟注入資金,因為央行決策者意見的分歧。其結果是,政治領導人別無選擇,只好繼續費力地承擔政治風險,重塑經濟,使之能在世界市場上競爭,並創造就業機會。

阿姆斯特丹ING銀行資深歐元區經濟學家梵.弗利特(Martin van Vliet)表示,仍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部分國家將不得不做出新的改革,即使是非常不得人心。」

我們如何判斷歐元區真正好轉呢?「看就業數據,」梵弗利特說。「南歐真正恢復就業增長時,我才敢說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在那之前,都說不準。」◇

本文轉自第32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金磚五國建開發銀行現分歧  峰會恐難達成協議
法國新聞簡訊(2013年3月25日—31日)
救助塞浦路斯 荷蘭財政大臣言論引爭議
中銀參股過度放寬 立委憂中共「買下」台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