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雙匯併購美傳統品牌 消費者反對聲浪大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如果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這家全美最大的豬肉生產商真的被中國同業併購,Ann Hand就打算不再買它的產品。「史密斯菲爾德會把整個公司賣掉,這完全不是美國的方式。」曾經在維吉尼亞海灘(Virginia Beach)住了30年的Ann Hand說,「如果他們賣給中國,我永遠不會再買史密斯菲爾德的產品,這事對我就這麼重要。」

《維吉尼亞人導報》(The Virginian-Pilot)報導,也有一些維吉尼亞州的消費者對史密斯菲爾德可能以71億美元被雙匯國際控股收購表達了類似的反對。他們表示,中國的食品安全記錄,以及對美國經濟過大的影響力,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不過,營銷與食品業專家認為,全美國是否有大量的消費者——甚至在史密斯菲爾德所在的維吉尼亞州—-有相同的感受,而且會拒買公司產品,這倒不一定。

專精於消費行為的喬治亞州立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柏哈特(Kenneth Bernhardt)認為,「關鍵不在於所有權,而在於品牌,以及產品是否符合品牌的承諾。」

目前,史密斯菲爾德與雙匯的交易已經獲得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不過還得取得史密斯菲爾德公司的股東和美國監管機構的支持。

維吉尼亞州議會代表馬歇爾(Bob Marshall)是維州第一位公開批評這筆交易的政治人物。他於上週五發信給史密斯菲爾德總裁波派(Larry Pope),提及了雙匯子公司飼養的豬隻被發現使用違禁添加劑和瘦肉精。

他在信中寫道,「中國普遍性的食品安全問題,不只美國消費者知道,也會損害史密斯菲爾德的產品,無論產品以什麼品牌名稱出售。」

紐約的品牌與行銷顧問公司Brand Keys公司創辦人派斯科夫(Robert Passikoff)認為,這筆收購案還在等待國家安全影響審查,可能獲得更多的公眾關注,後續發展會很複雜。

最近幾年,中國公司因為製造的玩具鉛含量超標,以及有毒的牙膏,嬰兒配方奶粉,寵物食品和石膏板而受到關注。

維吉尼亞海灘的居民雅各布斯(Joan Jacobs)最近更換給孫子和重孫喝的果汁品牌,因為她在致電製造商後發現,果汁來自中國。她說:「我就是不認為他們安全。」

類似的不安在2008年比利時的InBev接手美國啤酒廠Anheuser-Busch,以及2007年巴西牛肉出口商JBS買下美國的肉品處理商Swift & Co時也有出現。不過這兩件併購案都沒有導致大規模的客戶外流。

芝加哥一家食品業研究顧問公司的主管哥汀(Bob Goldin)則指出,消費者對中國比較敏感,比歐洲公司接收更為敏感。「這是我們對中國經濟實力增長的一種顧慮。」

風險評估

赫斯坦(Robert Herzstein)是卡特政府時期負責國際貿易的商務部副部長,也是一名律師,他在《華盛頓郵報》發表評論說道,維吉尼亞州的史密斯菲爾德將被一家中國公司收購,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危害美國的關鍵利益。但是,這個交易確實構成實質的威脅。這些風險包括:

食品安全:

史密斯菲爾德的衛生標準會被破壞嗎?雙匯國際的一家工廠曾被報導使用有害人體的瘦肉精飼養豬隻而關閉。美國的食品法規將繼續適用於史密斯菲爾德在美國的業務,不過這種監督向來是鬆散的。許多對食品公司和企業的監管有賴於自動遵守,而不只靠執法。中國驚人的食品摻假反映的是企業並不在意安全和衛生標準。

技術移轉:

雙匯在中國的生產將使用史密斯菲爾德的動物基因技術,這可能取代美國豬肉產品對中國的出口,而且可能在幾年間,扭轉貿易的優劣勢。同時,想對中國由國有企業主導的經濟進行投資和銷售的美國企業,被迫與中國的競爭對手分享自己的知識產權,以及製造和營銷秘訣。

相互投資和市場機會:

想在中國營運的美國公司面臨更多的索求,包括與國營企業共享所有權,或是把當地企業納入供應或分銷鏈。有時,還必須作出其它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易及優惠。然而,收購AMC連鎖電影院和IBM個人電腦業務的中國投資者,沒有被這樣要求,他們在一個規定透明的開放市場中營運。

(責任編輯﹕白玉)

相關新聞
美證交會狀告五大會計所  或致在美上市中企集體退市
中企撤出美國股市 2012年數量創紀錄
紐時:中共覬覦航太領域 歐美嚴陣以待
中企搶攻美國加氣站市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