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遺產不敵GDP 面臨消亡的絕境

人氣 119

【大紀元2013年06月10日訊】今年是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通過十週年,昨天更是第八個「文化遺產日」。中國著名作家、文化遺產保護人士馮驥才表示,聯合國對文化遺產只有兩個概念:「保護」和「利用」,沒有「開發」。然而,中共在一切為了利益的政績思想的主導下,只作表面功夫的所謂「申遺」,用文化遺產賺錢,在「開發」的名義下,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許多都無可挽回地消失了。

城鎮化和房地產開發摧毀了中國文化的原生地
  
據大陸媒體《中國網》報導,中國的大部份文化遺產產生於農村村落,恰逢中共以房地產為支柱產業,大搞拆遷,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原先的村莊消失合併了,農民遷到城裡去了,很多文化遺產在這個過程中灰飛煙滅。很多農民本來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他出來打工或者在城鎮生活,這條線索就斷了。

從2000年到2010年,10年內中國大陸的村落減少了90萬個,很多村落都有悠久的歷史,可是中國過去從來沒有村落史,這些寶貴的東西還沒來得及研究,就被毀的甚麼也沒有了,結果是中國民眾最後連失去了甚麼東西都不知道。

「申遺」成商業性開發的賺錢機會

陸媒報導,目前,中國的現實就是,中共官員以「申請」為跳板,藉機進行盈利性的商業開發,對傳統文化的存亡根本視而不見。

大陸作家馮驥才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地方政府把「非遺」申請作為政績來追求,只要能跟GDP掛鉤,他們就來勁兒了,掛不上鉤就一點興趣也沒有。所有「非遺」中消失最快的就是口頭文學。因為民間故事、民間傳說這些口頭文學絕對跟官員政績掛不上鉤,跟GDP沒有直接關係。傳統手藝、民族服裝、表演這些還能帶來一些旅遊的看客,但民間傳說卻不能當飯吃。
  
一個項目一旦「非遺」申請成功,含金量和知名度都增加了,中共地方政府會聯合很多人去投資開發,獲取經濟利益,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但是,文化的含義恰恰與經濟效益和利益水火不相容,比如說做皮影,手工做一天也就做3個,現在一天弄30個,只能拿機器壓。現在很多皮影、剪紙都用機器壓,年畫也改成拿機器印了,這就改變了它的含義了,就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文化了,是工業品而非文化藝術。
  
他表示,目前中共把文化用於商業化開發,是「非遺」保護面臨的最大阻力。
  
與英國莎翁故居相比 鳳凰城只有銅臭味兒

馮驥才對西歐的文化遺產保護,談了自己的見聞。他說,在愛丁堡的時候,到莎士比亞故居參觀,感到非常震驚。莎翁死了五百多年,出生證明都還在,旁邊的肉鋪、米店、橋都沒變,都鐸式建築都在,木頭的,地板踩上去還嘎吱嘎吱響。到屋裡參觀,有兩個女人就在裡面生活,穿當時的衣服,在那裏弄毛線,走來走去,人多的時候,忽然就停下來站在那裏念一段莎士比亞的台詞,來這裡參觀的遊客很多,但你不覺得她們是在表演,很自然,連院子裡的花都是他劇本裡的花,認真到這種程度。
  
相對於中國大陸,就只有銅臭味兒而沒有文化,比如說鳳凰古城,晚上8點以後,迪斯科震得滿天響,人在旅店裡都不得安靜。街道兩邊都是賣東西的,整個就是苗族用品超市,人山人海全是賣東西的,和文化根本不搭界了。

馮驥才表示,聯合國對文化遺產有兩個概念:保護和利用,是利用,不是開發。「開發」是中共創造的詞兒,為的是經濟利益;「利用」是通過它獲得一定的收益,同時又傳播它。

文化遺產難敵GDP 未來十年形勢嚴峻
  
馮驥才認為,中國文化遺產的生存受到目前以GDP為核心的政績評估標準的嚴重威脅,以後十年,將更加艱難。加上中國專家儲備嚴重匱乏,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面臨嚴峻挑戰。

在一切為了經濟利益的趨勢下,道德淪喪,物慾的誘惑太大,文化遺產的保護則需要很大的付出,需要文化和傳統的精神力量來支撐,沒有足夠的學者作深入的研究是不行的。可目前很多大學關注的是怎麼能拿到國家的基金和項目,關心都是個人利益的得失,沒人對文化真正關心。
  
馮驥才認為,下一個十年,是更費勁的十年。不妙的是,項目一旦列入「非遺」名錄,官員不是想著如何保護和承傳,而是把它和經濟利益掛鉤了,想著如何把項目變現,搞開發來賺錢了,這就與「申遺」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在商業「開發」的名義下,文化遺產遭到更意想不到的破壞,許多傳統文化因此而名存實亡了。

(責任編輯:古春秋)

相關新聞
南韓申報端午節為文化遺產 中國焦慮
聯合國警告:中國應善盡保護文化遺產責任
中國兩韓高句麗文化遺產之爭
耶魯著名漢學家籲中國保護文化遺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