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生活:買櫝還珠

雨蓮

人氣 71

午飯的時候,遇見一個在上次展會上認識的中國商人,我們邊吃邊聊,他教我一些做生意的技巧,說和外國人做生意,歐美人最好騙了,你賣他東西,只要能編出一個古老或者神奇的故事,他就願意買。

這個商人還告訴我,有一次,他在二手市場賣舊貨,有個瑞典人,看中了他的一幅紙畫,本來也就值20元,但他對那個瑞典人講了一個中國傳統的經典故事套用在這幅畫上,那個瑞典人被深深地打動了,最後以150元的價格買走了他的畫,他為此洋洋得意,覺得自己是塊做生意的料,後來還開了一家小店。

我忽然就想起一句成語——買櫝還珠。在商品經濟的世界裡,文化內涵和物質商品,誰是櫝?誰是珠?在當今中國,很多人認為文化內涵是櫝,是促銷的工具,而商品,真正能換回錢的才是珠。但在歐洲文明國家,大多數人認為文化內涵是珠,而商品只不過是文化的載體,那是櫝。

我就以上面那個中國商人賣畫的事為例來推理一下後來將發生的事:這個瑞典人,買了那幅畫回去,學到了一個與人為善的歷史人物故事。回到家後他會給他的家人講,給他的朋友講,給他的子女講,那麼這幅畫到底值多少錢已經不重要了,經過他的反覆宣講,所有他身邊的人都受到教益,也會反過來以善行回報這個傳播故事的人。

而那個賣畫的中國商人,自以為講了一個故事就多賺了一筆意外之財。回家得意地對家人孩子,親戚朋友說騙歐洲人賺錢真容易。於是那些世代傳頌的處世為人的經典範例—真正的瑰寶—被當作賺錢的工具用過之後,就被他遺忘丟棄。而且他周圍的人都得到這種惡的熏染,都知道只要會騙就能發財。我想,終有一天他們會用謊言和欺騙來「回報」這位傳播惡行的商人的。

當我們把包括道德良知在內的一切都看成商品,都可以用錢來交易時,我們真的會認為歐洲人很傻。他們怎麼就不懂用手中的權力「通融」一下呢?順便自己也可撈點好處呀?制假來錢多快呀,他們怎麼就不會幹呢?但是當我們瞭解到他們是怎麼監督官員和懲治騙子的時,立刻我們的想法就變了。

瑞典一個政壇新星,未來首相的熱門人選,因為誤用公家的信用卡買了一次私人用品,雖然事後他立即退賠,但仍被作為污點,最後不得不退出競選,告別政壇。在歐洲特別是北歐,如果一個人的信譽記錄中有欠款不還、造假、逃票、逃稅等行為,不但工作找不到,連買個房,物業委員會都會拒絕你入住,也就是說你有錢都沒用。聽丹麥的好友說,丹麥更絕,連談戀愛都要查對方的信譽記錄。在歐洲信譽就這麼重要,所以這裡的人不是不會變壞,而是不敢變壞,因為代價太大。那麼結果是甚麼呢?官民平等,政府清廉,食品安全,人與人之間信任度高,所以更友善,人的心態更平和,心情更愉悅。

當我們丟棄了道德良知,犧牲了環境和子孫的未來換來了金錢的時候,發現以前擁有的安全感、信任感、責任感和充實感都離我們而去了,這個時候再來想想甚麼是櫝甚麼是珠,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相關新聞
北歐生活:肉桂蝸牛麵包
北歐生活:胖瘦不平等
北歐生活:丹麥聖誕小吃——杏仁餅乾
北歐生活:閒話北歐找工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