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不過萬沒法活」人民日報稱太矯情遭痛貶

人氣 1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報導)近日有媒體揭示十年間中國大陸物價漲多少,稱吃穿用都在漲價,錢不值錢了,而房價卻早已漲到人們可以承受的極限。而《人民日報》的一篇文章「駁大城市生活貴,月薪不過萬沒法活太矯情」引發民眾大吐嘈,民眾痛斥《人民日報》專與人民作對,也有人向其叫板,讓官員公示財產!

《人民日報》「太矯情」論遭民眾痛斥

在中國大城市的日常生活成本,是社會熱議的話題。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是︰「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

一成都網友發帖稱︰「月薪2萬只能過60分生活,月薪1萬沒法活。」其清單具體包括房租(2000元)、用車成本(2000元)、社交成本(1500元)、電話費和一日三餐(1000元)、探親費(500元)、煙錢(800元)、書報費(100元)、電影及購置服裝費(500元)、休假成本(500元)、保險費(1000元)、咖啡和茶的費用(300元)、手機和計算機的折舊(800元)。除去個稅,2萬元月薪所剩無幾。

許多人表示認可這一說法。

《人民日報》的報導稱,在低收入群體以及中西部地區的人看來,「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太矯情。

該報導引述一名網友的說法稱:「煙、咖啡和茶每月花1100元,比好多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都高了,還哭窮?」「地區差距還真是大,你每月2000元的車錢差不多是我一個月的工資了。都是大學畢業生,看來我該撞牆了。」

《人民日報》通篇報導試圖說「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的說法「嚇人」、「誇大」、甚至「極端」,引發讀者強烈反響,很多民眾在跟貼中表達了不滿並大吐嘈。有人說,人民日報是專與人民作對的報紙!

「香濃咖啡11」:人民日報從來不說人民的心聲,只要按《人民日報》說的反著思考就對了。

「一定第一」:這樣的不負責的媒體越來越多了!

「擦肩的季節」:人民日報不去直視社會問題,不去面對現實社會!

「乖寶寶的幸福」:為甚麼要把現實說成矯情?

夢中挪威森林:「人民日報」是不是腦殘啊?生活成本不高嗎?

「大城市月薪不過萬沒法活」的說法迅速流傳並在民間引發共鳴。

」JockOoc「:即使過萬也買不起房啊!

畢業於南京大學的「郭亞」:如果買房,月薪不過萬,萬萬不可以。

「匪兵甲Alfred」:真不誇張,想稍微有點尊嚴的活著,就得這個數。

畢業於東北電力大學的「iHyacin-齊亞東」:真的是不能活!如果沒有過萬的工資,肯定是不能結婚,不能落戶,不生孩子,只是自己吃飯的話可以,而且還沒有存款應對意外情況!

「兩隻斑馬」:人民日報以為所有人都住它報紙裡那個天堂?普通百姓是沒有國企機關的房補或宿舍住,沒有幾塊錢吃好好的食堂,沒有隔三差五發的超市卡商場卡交通卡,哪一樣都得從工資裡出!

「綠島珊瑚」:人民日報寫這文章的人,是站在體制內的角度說的,如果享受著很高的福利待遇,根本花不了自己口袋裡多少錢,工資算個球!

民眾「南蠻馬修」則對人民日報叫板:讓官員先公開財產,怎麼樣?

十年物價漲多少?房價早漲到人們承受的極限

近日 《中國新聞週刊》的文章「十年物價漲多少?100元相當於10年前30元」讓讀者粗略領教十年物價漲多少!

文章表示,在一項調查中,90%的人對現在物價表示不滿意,認為物價太高,導致生活壓力過大。

在過去的10年間,百元大鈔也由一筆不小的數目,兌變到現在去趟菜場就用掉,甚至還不夠。

2002年,來自湖北的陳影正在吉林工業大學讀大三。2000年的11月,老家的老叔來到學校裡看他。他們要了兩碗麵,四個炒菜,兩葷兩素。麵條是3元一碗,挺大一碗,裡面還有好幾塊紅燒肉。

2012年,兩葷兩素花了114元。陳影的大學同學來長春出差,陳影在他住的宿舍附近一家中等消費的飯店請同學吃飯。他們點了兩碗麵,四個炒菜。但是麵條的價格已經變成12塊錢一碗,裡面沒有幾塊肉。他還感歎,這家麵條價格還算可以了。

2002年,10斤蘋果8塊錢。前兩天陳影去他家樓下的小超市買東西,看見好一點的紅富士蘋果,平均都要5塊錢左右,最貴要9塊錢一斤。

2000年,好大米1元/斤;2012年,普通大米3塊多/斤,100元只能買到30斤大米。

2002年,北京一張加雞蛋和薄脆煎餅果子賣一塊五,2013年3月10日晚,北京街頭一位攤煎餅的師傅告訴記者:「普通的六塊,加火腿腸七塊五。」

人們在感歎工資追不上的物價的同時,拚命想要買房保值自己的資產,然而房價卻早已漲到人們可以承受的極限。媒體報導,上海普通居民買房需要支付的房款可能是其年薪的45倍以上,業內人士表示甚至更高。

北京二手房均價已經破3萬元/平,新房價格也難覓均價低於2萬的房子。與北京同步,全國房價在過去的10年間,也不斷上漲。

北京2011年的平均租金漲幅達到13%,2012年北京房租繼續上漲,僅上半年就漲了4.5%。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北京樓價壓不住的背後原因
大陸蒜價暴跌 從「蒜你狠」到「蒜你賤」
6月份數據解析 中國經濟仍處背離狀態
大陸人最想逃離城市:「魔都」上海居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