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走高、預算之爭等 美聯儲決策受考驗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嚴海綜合報導)美聯儲官員週二(17日)開始為期兩天的例行政策委員會議,週三將首次發佈2016年經濟預期,並向外界解釋未來的利率走向。目前利率上升,加上白宮國會間的長期預算之爭和中東情勢等因素,都將威脅美國近期經濟前景。

美聯儲對上述威脅的評估,攸關其縮減每月850億美元購債項目決定。該項目在提振市場及美國經濟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是經濟復甦4年多來還未能達到美聯儲先前的期望。

維持低利率的承諾在美聯儲內部得到了廣泛支持,官員們也一直傳遞此一承諾。9月初,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San Francisco Fed)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曾表示,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

美聯儲上一次公開發佈經濟預期是在6月份,當時預計到2015年第四季度失業率將在6%左右,通貨膨脹率接近2%。

利率未來走向 涉及面廣

隨著美國經濟改善,美聯儲試圖將強調重點從債券購買轉向低利率承諾。兩種承諾都將短期利率維持在較低水平。債券購買計劃的成本和收益存在不確定性,目的在於激勵金融市場承受較高風險,鼓勵借貸、消費、投資並刺激經濟增長。

利率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美聯儲控制。美聯儲此前發出的減少債券購買信號已帶動利率走高。現在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徘徊近3%左右,而在5月份時僅為2%。

2008年危機以來美聯儲一直將短期利率維持幾近零的水平,幫助經濟從嚴重衰退走向復甦。美聯儲承諾將短期利率維持在零附近,直至失業率降至6.5%或更低。美聯儲官員預計到2015年失業率將降至6.5%這一門檻以下。不過利率上升後又該如何操作,官員們向來態度模糊。

美聯儲的短期利率指引對長期利率市場影響巨大,如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和企業貸款等。若投資者質疑美聯儲的低利率承諾,他們可能會推高長期利率,令企業和家庭借貸成本上升,進而可能拖累業已疲軟的經濟復甦。

利率升高除了已衝擊住房市場造外,其它經濟損失的證據仍有限。汽車銷售量繼續飆升。主要企業已充分利用了此前的低利率經濟環境,從而積累了龐大的現金儲備。但利率突然增長則抑制了小企業等其他經濟環節,他們可能會因較高融資成本而重新考慮投資項目。

前美聯儲經濟學家科柯納多(Julia Coronado)表示:「升高後的利率對實體經濟總有滯後影響,很多影響可能會在未來顯現出來。」

利率升高並不一定是壞事,尤其是顯示經濟走強方面。許多美聯儲官員認為,近期的利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是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債券購買將會是永無止境的賭注,制止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是經濟復甦的關鍵。

外部國際因素

經濟如何復甦可能取決於外部因素。美國此前曾對中東地區進行過軍事行動:1991年和2003年在伊拉克,以及2011年在利比亞。這些例子顯示,軍事行動可能會令投資者們不安、提高油價並抑制某些經濟領域增長。罪魁禍首則通常是對未知的恐懼。在每一種情況下,一旦最壞的恐懼退去,經濟便立刻振作起來。

目前敘利亞危機已經削弱了迫在眉睫的美國軍事干預可能性。但該地區的持續緊張局勢可能保持石油高價位,導致另一個拖累經濟的因素。另外還有可能抑制美國出口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的問題。

雖然美聯儲對戰爭威脅可以放寬心,國內政治風險仍然日益凸顯。預算戰爭正連續第三年威脅美國經濟。

府會預算之爭

美國總統奧巴馬週一(16日)警告國會中的共和黨人士,他不會磋商延長美國舉債上限問題。他指責政治對手威脅關閉聯邦政府,並企圖強加始於10月1日的2014財年預算經費附帶條件。

美國財政部預料最快於10月中旬用盡避免超出16.7萬億(兆)美元債務上限的應急措施。如果不提高該上限,美國將無法支付其全部帳單,並且發生違約。

奧巴馬稱「同樣一群人上次威脅要這樣做,」當時僅是關於債務違約的談論就導致股市陷入數月的跌勢,並拖慢了美國經濟增長。

2011年年中的債務上限戲劇性場面儘管以一個預算政策結束,卻導致美國信用評級被降級,並迅速引發股市風暴,從而影響了企業及消費者信心。

儘管最終依然可能上調債務上限,目前任職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前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斯托克頓(David Stockton)表示:「還是有發生相當大動盪的可能性。我希望他們瞭解,即使他們找到問題關鍵而且不違約,他們最終也可能造成一些損害。」

如果預算戰延續超過2013年年底,美國政府極有可能在中期選舉年(midterm election year)之前不會有大有作為來幫助經濟增長。這意味著沒有長期預算協議、沒有重大移民法改革,而且沒有新基礎設施投資。

沒有來自美國國會的幫助,美聯儲官員將再次面臨困境:試圖重振陷入困境的美國經濟之際,在其掌控之外的力量則向相反方向推動經濟。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香港甲級商廈空置率達九成 深圳低租金搶客
中國出口增長但進口大幅收縮 經濟前景不明
波音星際客機和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
中產階級——中共經濟衰敗的最大焦慮群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