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鄭剛中獻策救饑民

《明史》記載:明代鄭剛中擔任溫州判官,正遇災年,流民滿於道途。於是,鄭剛中勸太守打開糧倉,救濟災民。

太守說:「我怕糧食不能真正落實到饑民手中!」

鄭剛中說:「那好辦。請準備銅錢一萬個,每個錢上,用墨印上一個字。我組織幾個誠信差役,夜間出巡,遇到僵臥街巷的饑民,就發給一錢,告訴他說:不要擦掉錢上所印之字。明天早晨,官府憑此錢發給糧食。這樣,真正的饑民就可無一遺漏。」

太守歎服其法得當。立即施行。饑民得救,歡聲震天!

盧坦抑制糧價有方

《唐書‧盧坦傳》記載:盧坦,字保衡,河南洛陽人,曾任職河南尉。

當時,江淮一帶大旱,糧價猛漲。有人請求:由官方出面,壓低糧價。

盧坦說:「河南所屬地面狹小,糧食都由其他州縣販來。如果我們這裡價低,外地的糧食就進不來了。不如任其定價。」

不久,外地商販,爭相運糧來到這裡,糧價也就持平了。

捐款救災,以身作則

《厚德錄》記載:扈稱(人名)擔任梓州路轉運使,所屬州縣遇到荒年。

扈稱自己先拿出全部俸祿的糧食來救濟災民。因此,富家豪門都受到感動,願把自家的糧食送到官府,而使數萬饑民保全了性命。

又,《厚德錄》記載:王居易侍制,出任漢川太守,當年遇到大災荒。

於是,這位太守(王居易),帶頭拿出自己的俸祿,然後動員下屬官吏、以及郡中富豪,共捐出糧食數萬斛來賑濟饑民。得以救活的饑民,數以萬計。@*

責任編輯:梁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