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軍兵臨城下 縣令妻獻策勵民 助夫退敵

作者:華翰
font print 人氣: 900
【字號】    
   標籤: tags: ,

唐德宗建中四年(紀元783年),李希烈叛軍攻陷汴州,隨後又將侵襲陳州。叛軍分兵數千人,抵達項城縣。他們計劃掠奪項城財物、俘虜當地百姓後,再到陳州會合。

項城縣令李侃得知消息後,不知如何是好。其妻楊氏對丈夫說:「夫君,您是縣令,當賊兵犯境,應當據守。倘若防守力量不足,以身殉職,這也是您的本分。如果您逃跑了,那麼還有誰來守城呢?」

李侃憂心忡忡地說:「我們既無兵力,也無財物,這又如何是好?」

楊氏說:「您如不據守,縣城就會被賊兵攻占。糧倉裡的糧食,都成了他們的積蓄;庫房裡的財物,都成了他們的財產;全城百姓都成了他們的士兵。那麼,國家還有什麼呢?奪取賊兵的財物,吃他們的糧食,用重賞鼓勵敢於作戰的勇士。這樣,一定會成功!」

李侃聽從妻子的勸說,把衙役、百姓召集到院中。楊氏對大家說:「縣令確實是一縣之主,即使這樣,一旦他任期滿,就會離職而去,不像你們長期生活在這裡。衙役和百姓都是本地人,你們的祖墳在此,應該共同出力保衛縣城,決一死戰。」見眾人沉默不語,楊氏接著說,「難道你們忍心成為賊兵的俘虜嗎?」眾人含淚答道:「我們願意守城!」

於是,楊氏發布命令:「用瓦石擊中賊兵的,賞錢一千文;用刀箭兵器擊中賊兵的,賞錢一萬文。」當即有數百人參加,李侃率領他們登城防守。楊氏則親自做飯,供士兵食用,而且不分年齡大小,楊氏一律一視同仁,周到、平等地對待。

賊兵攻臨城下,楊氏要李侃對賊兵說:「項城父老以義為重,誓不歸附賊兵。人人盡力防守項城,不怕犧牲。即使你們占領了項城,也不能顯示你們的威風,你們不如趕快離開。否則,白白失利,沒有絲毫好處。」賊兵聽聞後大笑,紛紛射出箭來。不巧,有一支箭射中李侃。

受傷的李侃想轉身回家中修養。楊氏見狀,語帶責備地說:「您不在這裡,誰肯死守項城?如果您殉職在此,不是比死在家裡,更光榮嗎?」李侃忍著巨痛,又上了城牆。

項城只是一個小縣,沒有長戟、勁弩等精良武器,也沒有高牆、深河等堅固的防禦條件。賊兵因此氣焰十分囂張,以為馬上就可以一口吞下項城。

賊將帶領士兵,企圖爬上城牆,一舉攻占。

這時,守兵中有個人用普通的弓箭射向敵人,一箭射中賊將。賊將墜馬而死。那個賊將就是叛軍首領李希烈的女婿。賊兵因此失勢,爭相逃走。

在這場戰役中,項城百姓無人傷亡。

刺史把李侃的功勞,報奏到朝廷,皇帝下詔升遷李侃為絳州太平縣令。

楊氏平素有婦女之德,侍奉父母公婆,盡心盡力,恭敬和順;與姐妹妯娌和睦親密;對下人晚輩,慈愛關懷,很是賢淑。沒有想到,她還無師自通,大難來時,她還懂得領軍布陣,明白進攻與防守。大敵當前,表現得英勇果決。即使是公卿大臣,也難得如此。

李翱在《楊烈婦傳》中評價楊氏說:自從戰亂爆發以來,朝廷優待禮遇守禦大臣,大臣們憑藉險要的堅城深池,儲存的東西堆積如山,像平時一樣聚斂財物。那些戴頭盔,穿鎧甲,身背弓箭,往來馳驅的武將,不知有多少人。勇氣不足,不能作戰;智慧不足,不能防守;忠心不足,不能死戰。棄城逃跑的文臣武將,大有人在。那是些什麼樣的人啊?像楊氐僅僅是一名婦女,能做到許多人所做不到的,確實是難能可貴!孔子說:「仁者必有勇!」楊氏經受得起這一句話啊!

事據《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一.楊烈婦傳》。

@*#

責任編輯:王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如果寬赦王去榮,將來有人犯罪卻予誅殺,那就明顯表示法令不一,會引起群忿;如果憐惜王去榮,而使大量的人去玩忽法律,那損失之大,就無法估量了。
  • 竇禹鈞估計好了每年收入,留下最必需的開支。便將其它全部收入,都用來救濟別人。家裏節儉樸素,無金玉之類的裝飾。
  • 齊景公細細品味晏子三次批評自己的話時,覺得每句話都有道理,終於欽佩起這位相國對自己的忠心來。
  • 有幾個人圍在一起,爭論得面紅耳赤。原來他們正在議論朝政的得失,抨擊官員的優劣,因為出現了不同意見,所以聲音越說越大,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
  • 士兵聽後,又說:「黑夜之中,分辨不出真假,即使是御史中丞,也不能開門。」
  • 開科取士時,劉鉉擔任主試官,讀了劉宣的文章,感到很驚奇,說:「此文必定是隱居山林、上了年紀的讀書人寫的好作品。」
  • 第二天,雨下得更大,女家父母,仍舊留宿。乙還是不敢接近那位女子,被逼無奈,只得與女子同屋而不同床。
  • 許由鄙棄功名富貴,嚮往自然無為的隱居生活。堯帝仰慕許由的才能,想把天下讓給他,許由聽到後卻到河邊洗耳,以為這是對他耳朵的沾汙。
  • 陳某的兒子幾乎考不上,都從其父幾乎控制不住的原因而來。但其子還是被錄取,也是從其父的正確行為而得善報。
  • 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名叫「薩波達」,他心地善良,為人慈悲,經常濟困扶貧,善施積德。天帝釋害怕薩波達國王來奪自己的位置,想試探一下薩波達國王已修行到甚麼程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