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教育
《龍文鞭影》五微(3):卜商受過 伯玉知非
子夏接受曾子的指責而坦白認錯,蘧伯玉五十歲時,能記得自己四十九年來的錯誤。
《龍文鞭影》五微(2):子房辟穀 公信採薇
張良學辟穀修煉的方法;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
《龍文鞭影》五微(1):敬叔受餉 吳佑遺衣
何敬叔貼告示接受饋贈,將所得拿去代繳百姓的欠租。吳佑贈衣給屬下的父親。
《龍文鞭影》四支(40):美姬工笛 老婢吹篪
石崇的美妾綠珠善於吹笛而下場悲慘,元琛(chēn,ㄔㄣ)的婢女朝雲扮老婦吹篪而降服羌族。
《龍文鞭影》四支(39):召父杜母 雍友楊師
召信臣、杜詩先後擔任南陽郡太守,勤政愛民,廉潔自持,深受愛戴,百姓讚頌他們為「召父杜母」 。南宋張浚任職興元府時,問楊用中:「這個地方有什麼人士值得交遊往來?」楊用中回答:「楊沖遠可以為師,雍退翁可以為友。」
《龍文鞭影》四支(38):墮甑叔達 發瓮鍾離
楊孟敏不慎摔破了做飯的瓦甑,毫不回顧就走了;鍾離意揭開孔子留下的懸瓮,見到預言的丹書。
《龍文鞭影》四支(37):啟期三樂 藏用五知
榮啟期認為人生有三樂;李若拙以知時、知難、知命、知退、知足的態度面對人生。
《龍文鞭影》四支(36):文舒誡子 安石求師
王昶寫誡子書告誡侄兒、兒子做人處事之理,王安石為兒子尋求學問淵博、品行端正的啟蒙老師。
《龍文鞭影》四支(35):乾葚楊沛 焦飯陳遺
楊沛督促百姓儲存曬乾的桑葚,成了解救曹操大軍的軍糧;陳遺孝順母親積存鍋巴,成了救活自己的糧食。
《龍文鞭影》四支(34):懶殘煨芋 李泌燒梨
懶殘和尚用牛糞煨燒芋頭,唐肅宗常常親自燒梨送給李泌。
《龍文鞭影》四支(33):顏狂莫及 山器難知
顏延之的狂妄無人能及,山濤的器量恢宏難知。
《龍文鞭影》四支(32):康侯訓侄 良弼課兒
胡安國訓導侄兒移其性情,把他關在空閣內讀書;余良弼作詩勉勵兒子珍惜光陰,努力向學。
《龍文鞭影》四支(31):韓琦焚疏 賈島祭詩
韓琦不焚燒進諫的奏章,賈島以酒肉祭奠詩作。
《龍文鞭影》四支(30):唐舉善相 扁鵲名醫
戰國時的唐舉擅長看相;扁鵲為名醫,醫術精湛。
《龍文鞭影》四支(29):劉公殿虎 莊子塗龜
劉安世常在殿堂上直言勸諫皇上,毫不畏懼,人稱「殿上虎」。莊子推辭楚王的禮聘,自喻寧願當污泥中的活烏龜。
《龍文鞭影》四支(28)韓康賣藥 周術茹芝
韓康借賣藥隱姓埋名,周術隱居商山采紫芝為食。
《龍文鞭影》四支(27):毓會竊飲 諶紀成糜
鍾毓、鍾會偷喝藥酒,陳諶、陳紀蒸飯成粥。
《龍文鞭影》四支(26):紫芝眉宇 思曼風姿
《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四‧列傳第一百一十九‧卓行傳》記載:元德秀,為人誠懇厚實。父親早逝,由母親含辛茹苦養大成人,因此事母至孝。長大後,元德秀考中進士,他不忍心離開年邁的母親,於是自己背著母親一起到京師。後來母親去世,元德秀在墓旁蓋了間簡陋的草廬,為母親守喪三年。守喪期間,三餐都是粗茶淡飯,不加鹽酪,簡陋的屋子裡,連一個可以靠墊的蓆子都沒有。
《龍文鞭影》四支(25):祖瑩稱聖 潘岳誠奇
《魏書‧卷八十二‧列傳第七十》記載:祖瑩,從小就很聰明,八歲時能背誦《詩經》和《尚書》,十二歲成為太學生,並被老師選為「講生徒」 ,為其它學生講授《尚書》,被稱為「聖小兒」 。
《龍文鞭影》四支(24):枚皋敏捷 司馬淹遲
枚皋和司馬相如都是西漢的辭賦家。枚皋以下筆敏捷知名,作賦多戲謔,受詔作賦短時間就能完成,故所作頗多,但詞句常有瑕疵。而司馬相如寫作慢,但他作的賦,當時的人都稱讚典雅而富麗。
《龍文鞭影》四支(23):隱之賣犬 井伯烹雌
吳隱之有清高的節操,雖然家中沒有一點存糧,也不貪取非分之物。任晉陵太守時,在職清廉儉樸,妻子也自己去背柴回來煮飯。後吳隱之升遷御史中丞、左將軍,雖位居高官顯職,俸祿賞賜都分給同宗族的人,而自己依然如同窮人一樣辛勤勞苦。
《龍文鞭影》四支(22)錢昆嗜蟹 崔諶乞糜
北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記載:宋朝建國之初,為了懲戒藩鎮的弊端,開始在各州設置通判,通判不是知州的副官,也不是知州的下屬,所以常常和知州爭權,通判的理由通常是:「朝廷派我來監督你的。」因此,州郡長官跟通判往往不和。從前,有一個人名叫錢昆,世代都是餘杭人,曾擔任少卿,非常喜歡吃螃蟹。錢昆曾要求外放為州官,有人問他希望到哪裡任職?他回答說:「只要有螃蟹而沒有通判的地方就可以了。」蘇東坡有詩詠嘆云:「欲問君王乞符竹,但憂無蟹有監州。」
《龍文鞭影》四支(21)韓子孤憤 梁鴻五噫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韓非,戰國人,是韓國的公子,善於著書立說,但有口吃的毛病,與李斯同受業於儒學大師荀子門下,李斯自以為不如韓非。
《龍文鞭影》四支(20):阮籍青眼 馬良白眉
阮籍身處魏晉之際,原本有救助世人的志向,但天下紛亂,知名人士少有能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參與世間人事,經常喝酒暢飲。司馬昭想為兒子司馬炎(晉武帝)提親,讓阮籍的女兒嫁給他,阮籍連續大醉六十天,司馬昭無法與之交談,只好作罷。有一回,官員說有兒子殺了母親的,阮籍說:「哼!殺父才可以,竟然還殺母啊!」在座的人責怪他失言。司馬昭說:「殺父是天下罪大惡極之事,你怎麼認為可以呢?」阮籍說:「禽獸知道有母親而不知道父親,殺父是禽獸這類的人,殺母則禽獸不如了。」眾人心悅誠服。
《龍文鞭影》四支(19):乘風宗愨 立雪楊時
宗愨的叔父宗炳品行清高,但不願做官。宗愨年少時,宗炳問他的志向,宗愨說:「願乘長風(大風)破萬里浪。」宗炳說:「你若沒有大富大貴,也將會光耀門楣呀!」宗愨的哥哥宗泌娶妻時,當晚就被強盜打劫,才十四歲的宗愨挺身而出對抗盜賊,讓十幾個盜賊四下潰散,不得進屋。
《龍文鞭影》四支(18):董昭救蟻 毛寶放龜
南朝劉宋時,東陽無疑所撰寫的《齊諧記》中記載,三國時魏國當陽縣人董昭之,一日,乘船過錢塘江,船行至水中央,見到一枝短蘆葦上有一隻大螞蟻驚惶的來回奔跑,怕被淹死。董昭之心生憐憫,用繩子套住蘆葦,拖引到岸邊,螞蟻沿著繩子爬上岸。這天夜裡,他夢見一個身穿黑衣的人,帶著百來個人,來向他道謝說:「我是蟻王,不慎掉入江中,承蒙您的救助,為感謝您的救命之恩,日後如果有急難,可以告訴我,當盡棉薄之力。」
《龍文鞭影》四支(17):程頤傳易 覺範論詩
程頤與其兄程顥(明道先生)同受業於學者周敦頤(被尊為理學始祖),二程學說理論相近,後人集二人學說編成《二程全書》,稱其學派為「洛學」。
《龍文鞭影》四支(16):杜畿國士 郭泰人師
東漢末年,杜畿被推舉為孝廉,擔任漢中府丞。遇天下紛亂(董卓之亂),棄官避難荊州,漢獻帝建安年間才回來。《傅子》記載,杜畿從荊州回來,到許昌(今屬河南)見到侍中耿紀,兩人整夜長談。尚書令荀彧(yù,ㄩˋ)住在耿紀隔壁,夜間聽到杜畿之言,感到驚異,天亮派人告訴耿紀:「有才能優秀的國士卻不推薦,你如何位居侍中之位呢?」等見到杜畿,荀彧相知有如舊識老友,於是向朝廷推薦他。
《龍文鞭影》四支(15):周兄無慧 濟叔不痴
晉國大夫欒書、中行偃派人殺了晉厲公,迎立十四歲的孫周為國君。大夫們在清原迎接時,孫周說:「我本來不希望回來做國君,雖然事已至此,難道不是天意嗎?如果你們責求國君,使他獻出生命,立為國君卻不聽從國君的命令,又何必要國君?那麼兩三個人要用我在今天,不用我也在今天。共同順從國君,才是神所福佑的啊!」
《龍文鞭影》四支(14):會書張旭 善畫王維
張旭,是盛唐時的書法家。在杜甫《飲中八仙歌》中將他與李白、賀知章等人稱為酒中八仙。張旭非常喜歡喝酒,酒醉之後常常狂嘯奔走,趁著酒意揮毫作書,或者用頭髮蘸墨汁書寫,世稱「張顛」。他的書法奇形怪狀,連綿迴繞,粗細對比誇張,狂妄奔放,變化莫測,世稱「狂草」。文宗皇帝下詔書稱裴文舞劍、李白的詩歌與張旭草書並稱為三絕。
    共有約 130 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