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開局不利 專家指增速將減半

【大紀元2014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從大陸最新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經濟企業分化加劇,新年開局不利。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將放緩,原有經濟依賴投資和出口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有經濟學家直言中國經濟增長平均速度最好也只能達到3%-4%,這相比去年的增速減少一半。

數據破榮枯線 各界擔憂中國經濟疲軟

作為國民經濟中流砥柱的製造業每況愈下,從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就可見一斑。2月1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共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佈的2014年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匯豐控股公佈的1月匯豐中國製造業PMI亦從上月的50.5回落至49.5,再次跌破50榮枯線。兩項指數雙雙回落,預示2014年經濟開局走勢不利。

觀察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從2010至2014年的五年中,1月PMI數據呈現遞減態勢。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認為,2014年中國製造業活動弱勢開年,反映1月份外需疲弱和國內商業活動放緩。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員張立群認為,從分項指標看,訂單類指數繼續下降值得關注,反映市場需求約束繼續增強,企業分化和結構調整活動可能將增加。

在不少專家看來,去年6月以來的資金面緊張和利率上升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瑞銀調研顯示,大部份公司似乎都對今年的前景相對謹慎,很多公司對信貸環境收緊和融資成本上升表示擔憂。

東方匯理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師高大力表示,融資成本上升會造成企業增速放緩,這個趨勢在今年也會延續,甚至可能出現一些企業債違約的狀況。

中國經濟處於十字路口 增速或現原形

原有的中國經濟模式側重於投資和出口引導型增長,而不是依靠內需。投資於公路、鐵路、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再利用這些投資創造就業崗位;出口進一步促進了就業。現在弊端凸顯,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報告稱,中國巨大的投資規模導致了多種行業生產能力過剩,其中包括煉鋼業,造船業和光伏太陽能的生產。

摩根大通近日發佈研究報告,從投資、消費和出口三方面展望了中國2014年的經濟發展形勢。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表示,中國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將放緩,這是由於製造業、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投資這三大固定資產投資的構成要素或出現不同程度的疲軟。

僅僅在幾年前,中共官方發佈的數據還令外界認為,中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以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長,似乎它正在順利闖過世界經濟風暴。如今,包括中國和海外的經濟學家認為,如果沒有一個新的經濟模式,中國總有一天會面臨經濟增長的衰竭,甚至更糟糕。這一結果對中國經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日本就是一個先例。

北京大學的經濟學家邁克爾•佩蒂斯在《避免經濟的垮塌》一書中稱,中國當今的模式注定的厄運就是債台高築。在某些情況下,借貸者(國有企業,地方政府,房地產開發商)是不會還錢的,因此銀行將大幅度縮減貸款額度,甚至兩種情況同時出現,投資支出將深陷困境。從媒體上看,解決辦法是明確的:經濟硬轉向消費導向型。但在實際上談何容易。

中國的經濟正處於十字路口,由於中共造成中國經濟的體制特點,使其處於危險的邊沿,而且很可能被打回原形。動態經濟理論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薩繆爾森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平均速度最好也只能達到3%-4%。

這相當於在中共的數據上減半,或許這才是中國經濟增速的實質情況。彼得森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拉迪在其《全球經濟危機之後持續增長的中國經濟》一書中,也提到傳統的經濟模式已經過時。並且存在一個兩難的問題:舊的模式不會再繼續下去了,但那時一個新的模式的建立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高利率會使某些依賴低利息貸款的商家破產,調整人民幣幣值可能使某些出口公司關門。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大陸城投債3500億兌付大限將至 2014日子難捱
大陸土地市場新年開局凶猛 地方政府孤注一擲
CNBC:中國審計署地方債數字是胡亂猜測
中共「投資依賴症」難醫 風險層層轉嫁民眾承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