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中國面臨第二次債券違約

人氣 7

【大紀元2014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面臨這個國家境內債券市場的第二次債券違約。一家建築商說,它下週可能無法支付到期債務,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債務市場最新的緊張跡象。同時該公司董事長因為涉嫌違法被調查。

首個無法償還利息和本金的公司

彭博社7月17日報導引述山西省華通路橋集團的話說,它可能將無法支付7月23日到期的4億元的債券。公司聲明還說,董事長王國瑞正在協助當局正式調查。根據上週的官方聲明,王國瑞在7月9日因為涉嫌違法被山西省政協開除。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公司三月份發生了中國的首次境內企業債券違約,當時它未能付息。華通路橋將是首個無法償還利息和本金的公司,也將是銀行間票據市場的首個違約。根據標普6月15日的報告,中國企業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債務,截至12月31日,借貸上升到14.2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13.1萬億美元。

「很可能該公司將違約。」 國泰君安債券分析師徐韓非說。「如果是這樣,這個事件將對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產生很大影響。」

央行可能不會救市

海通證券債券分析師李寧說,「央行監管銀行間市場,可能允許違約以幫助發展企業債券市場,降低道德風險。」

華通路橋週三在聲明中說,它在探索不同的渠道來籌集資金支付一年期債券。它欠下4.29億元利息和本金。該建築商建立於1998年,截至3月31日,它擁有58億元債務和107億元資產。它在第一季度報告盈利6270萬元。

弱小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違約風險

「華通路橋可能的違約是又一個跡象顯示,隨著增長放緩衝擊受困於產能過剩領域和金融狀況艱難的公司,中國的弱小債券發行商有越來越大的違約風險。」標普企業評級董事總經理Christopher Lee說。「隨著房地產衰退削弱建築投資,建築商十分脆弱。」

隨著增長放緩,中國公司面臨著更艱苦的運營狀況。三月份浙江興潤房地產公司崩潰,引發外界擔憂違約將蔓延,特別是那些跟冷卻的房地產市場有關聯的公司。

更多的違約將來臨

穆迪高級副總裁Ivan Chung對彭博社表示,「政府干預的可能性低。自從去年以來,新政府一直採取更加市場化的策略。」 「監管者意識到,如果他們通過干預提供支持,那麼它也將製造更多的道德風險,這對市場不好。」

Chung說,更多的違約可能發生在面臨產能過剩的領域,諸如建築,鋼鐵和大宗商品。

華通路橋的業務包括橋樑和高速公路建設、房地產、煤炭、親生態建築材料和與農業相關的項目。

華通和「超日」的案件增添了外界猜測,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改變它的系統,陷入麻煩的借款人不再可以指望政府幫助償還債務。

「更多的違約將來臨。」海通證券的李寧說。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彭博:中國違約風險高 金融避險品需求飆升
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陸銀變臉致債務危機頻發
中共兩會結束 中國樓市大降價
債約風波成中國經濟大問題 國內銀行風險波及香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