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郝版國教改革 台教育部有疑問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8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5日電)十二年國教檢討聲浪不斷,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拋出「一試兩用、同時登記、先特後免」方案,有教育專家不看好,認為是規避法規,為明星學校打造制度,不利在地就學的精神。

新北市長朱立倫14日宣布取消特招考試議題,郝龍斌今天不甘示弱,也提出台北市版的改革方案,用1次國中教育會考成績,作為免試、特招2管道的分發依據,且改為「先特後免」,即先特招分發,再免試分發,和現行的「先免後特」不同。

郝龍斌版本的改革方案,和教育部目前主推的「丙案」差異頗大。「丙案」維持現行「先免後特」的架構,但讓特招參採會考成績作門檻,再依招生學校需求加考1到3科,縮短招生時程。

對此,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入學制度應穩定,而非一直作「翻轉」式的更動。郝版改革方案變動大,且採行「先特後免」,有違反「高級中等教育法」的疑慮。

教育部長吳思華晚間受訪也說,「坦白講,我們現在不知道北市的『一試二用』是什麼內容。」如果只是分發技術層面的改革,就很單純,但若涉及十二年國教理念,就需更務實的討論。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表示,郝版的「一試兩用、同時登記、先特後免」只是在硬拗取巧,規避法令規定。他擔心教育主管機關不守法,如何教導孩子聽話守規矩,且郝龍斌即將卸任,後果恐由後任市長承擔。

謝國清說,不懂台北市為何一直那麼照顧特招學生,特招明年名額恐怕只剩不到5%,為何制度非得要先讓5%的人先分發,其他95%的人被迫等待。且按照郝版設計,原本不想拚明星高中的學生,也恐怕在家長、同儕的壓力下,不得不「陪考」,又回到基測老路。

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對郝版持保留態度,希望相關單位能再釐清。但他也說,目前看來,郝版等於是先讓大家拚名校,拚不上再走免試入學,學生在人際壓力下,都不得不走上這一遭,「十二年國教不是要消滅明星高中,但也不要那麼捍衛明星高中。」

薛春光認為,十二年國教最重要的精神是「在地就學」,免試入學的設計,有利於引導學生就近、適性入學,而非一味追逐名校,仍應放在優先順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