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成本攀升 「中國製造」走向衰弱

人氣 18
標籤: , ,

【大紀元2014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中國大陸因工資等成本低廉,在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是全世界的加工廠,其生產的「中國製造」(Made in China)產品遍佈全球。但近年來,由於工資急遽調漲與能源成本增加等原因,大陸逐漸失去成本競爭優勢,導致外國製造商紛紛出走,「中國製造」的模式因而走向衰弱。

中國正喪失成本競爭優勢

據CNBC報導,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相較於美國而言,中國具有製造成本上的優勢,但現在這種優勢正日漸喪失。其他同樣逐漸失去成本競爭優勢的國家還包括:捷克、波蘭、俄羅斯和巴西。

相較之下,美國和墨西哥的能源價格低廉,工資漲幅不高,致使越來越多美國企業從成本高昂的國家移出工廠,轉回美、墨等成本較低的國家。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的製造成本競爭指數(美國為基準100),大陸今年的指數為96,亦即其製造成本比美國低4%。然而,大陸先前的指數曾低到80多,這表示大陸的成本優勢已大幅減少。

美國政府最近的資料也顯示製造業回流的類似趨勢。對此,波士頓諮詢公司資深合夥人西爾金(Hal Sirkin)表示:「以前的簡單規則說:『在亞洲和南美生產比較便宜』,但現在基本上已經改變了。」

「中國製造」風光不再

許多外商投資的工廠紛紛移出大陸,昔日「中國製造」的風光不再,其主要原因包括:

大陸的工資攀升──在2000年,墨西哥的勞工工資大約是大陸勞工的兩倍。但自2004年起,大陸工資已經調漲接近5倍,而墨西哥僅增加67%,若以美元來看,其增幅還不到50%。而美國的工資漲幅一向不多,儘管聯邦政府推行最低工資每小時10.1美元,但目前美國大多數製造業的時薪已達10至15美元,即使最低工資的法案通過,製造業所受衝擊也不大。

大陸的能源成本較高──波士頓諮詢公司的數據指出,自2004年至2014年,大陸的工業用電成本上漲66%,而天然氣成本則攀升138%。相較之下,由於大規模頁岩的開採,北美的天然氣價格自2004年起下跌了25%至35%。

物流與經營難易度──這兩者也會影響生產地點的選擇。雖然前幾年在亞洲生產的成本較低,但有些美國公司一向不願意將技術外移。美國一家製造商的CEO 認為,在本地生產較具彈性,也可使存貨管理較為容易,同時更能控管產品品質。

大陸的美資工廠逐漸移回美國

波士頓諮詢公司在2012年發表的一份報告稱,正當美國企業繼續重新計算在大陸生產的成本之際,有些產業預計在5年內會達到臨界點,開始將生產事業遷移美國。

這些產業包括:電腦和電子業、家電和電子設備、傢俱、自行車之類的運輸產品等,它們擁有較低的勞工成本比例,但運輸相關成本的比例較高,可能會先移回美國。

責任編輯:方涵

相關新聞
成本壓力 美國製造商考慮退出中國
成本上揚逾20% 中國製造業優勢不再
中國低成本製造龍頭地位遭印度等取代
製造成本大增 世界工廠地位 中國拱手讓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