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仍有漏洞 涉及法律問題

人氣 16

【大紀元2015年01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賀詩成、梁珍香港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深圳表示,「滬港通之後應該有深港通」,令A股當日升3.58%,創逾5年新高,不過熱潮持續短暫,昨日(6日)A股即掉頭向下,滬指升不足1點,深指升147點。而恆生指數亦未能受惠,一連兩天都表現強差人意。

滬港通去年底開通,李克強曾表示希望引入外資改革大陸金融體制,不過,最終效應頗為「冷清」,甚至被形容為「幽靈列車」,致使中港投資界對深港通反應分歧。

《商報》昨日在報道中引述深交所首席經濟學家季孟增稱,深港通可能會今年五一前後推行,初期額度安排與滬港通基本相同,不過,深交所否認季孟增是其工作人員。但香港特首梁振英昨日表示,他會與國家有關部門保持聯繫,希望儘早開通深港通。

然而,滬港通施行以來「人氣不足」的現象令市場頗為擔憂,曾被寄予厚望的滬港通一直呈現「南冷北熱」態勢。期間無論是滬股通或港股通,都沒有出現當天額度用盡的情況。滬股通甚至出現資金淨流出現象。

2014年11月下旬,申銀萬國證券董事長李劍閣曾表示,正在計劃推行深港通,但是受滬港通交易不及預期熱烈的影響,深港通進程將會放慢。不過,去年12月發表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促進深港合作工作方案》將深港通正式納入其中,意味著深港通有望及早推行。

基金公會:滬港通有不足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昨日公佈一份滬港通調查報告。報告引述41家基金公司對滬港通的回應,幾乎所有公司均表示,有技術及法律問題必須解決,涉及實益擁有權、權益披露、投資額度及稅收不確定等問題。

基金公會主席李錦榮表示,調查顯示滬港通首階段北上的資金流量未能充分反映潛在需求,法律及技術問題令很多傳統長倉基金經理暫未能使用有關措施,相信隨著問題逐步解決,使用量將穩步上升。

另外,在權益披露方面,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表示,根據《大陸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已發行股本百分之五時,就要申報。但對於大型公司而言,如果旗下有很多子公司,就很難清晰計算。

至於深港通方面,李錦榮認為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見到有關措施。他表示滬港通的經驗可以作借鑑,協助深港通的研發及改良,不一定要完全解決滬港通的所有問題,才推出深港通。

市場對深港通反應不一,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對深港通反應較冷淡,表明不太期待,主因現時A、H股價高,外資不會高追A股,加上深圳股價更貴,沒有理由水向高處流,「除非可以整日看大市,否則不值博」。

深港通為改革金融體系

在李克強發表應該有深港通的言論前,曾帶同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等多個部委首要官員在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下稱微眾銀行)見證該行第一筆放貸業務。

李克強表示,微眾銀行是中國大陸第一家互聯網金融銀行,表明可以用這種方式改變中國傳統金融機構。他曾表示,讓大陸銀行和金融機構把利率壓下來是很難,最好的辦法以跨境的資金流入,迫使大陸的資金成本下降。

滬港通原本的設計,就是在限定的交易額度之內通過境外資本和境內資本的自由出入,通過跨境人民幣資金的有效滲透,降低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衝擊中共權貴的阻力。

中共治下經濟畸形

有分析人士認為,李克強上任以來的經濟改革舉措不斷遭遇中共權貴及中共體制阻擋,使其改革成效打折扣。此番言論,表明李克強希望通過開通深港通,和當初滬港通一樣,推進中國金融改革。

早前《大紀元》報道稱,中國經濟在中共的統治下結構畸形,中共權貴階層掌控國家所有重要資源,資金和財富向權貴階層傾斜,私營經濟活動受到極大壓抑,相當一部份實體經濟處於初級加工階段,盈利能力低下,長期缺乏資金,轉型機會渺茫。中國經濟缺乏內生動力,基本依賴外部市場的需求和大規模借債投資來拉動,造血功能失常,成為典型的輸血型經濟。

若要改變中國經濟目前的失衡狀況,就要先將資金注入私營企業和實體經濟領域,並且需要銀行貸款支援。然而,大陸銀行業一直把持在中共權貴手中,整個中國金融業均被壟斷。

而人民銀行2014年以來一直實施貨幣寬鬆,卻無法解決企業資金飢渴問題,大量資金沒有流入最需要資金的私營企業和實體經濟,銀行為利差不斷將資金轉移,同時把錢發放予自己的「關係戶」,形成影子銀行,推高整體利率市場。

責任編輯:何嘉林

相關新聞
美媒:僅開通一天滬港通就失去吸引力
胡孟青憂大陸莊家操控港股
伍凡:滬港通的夢想  防止人民幣自由兌換
高盛:中國明年GDP或下探7%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