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華斌:中國女高中生她們關心中日戰爭嗎?

----見網絡上一個日本女高中生的回答令中國人震驚後的隨意調查後的感慨!

人氣 23

【大紀元2015年04月29日訊】近日見到網絡上有個標題很吸引人,那就是日本女高中生的回答令中國人震驚;於是也就去看了一下,原來是說日本的教師給他的學生佈置了這樣一道歷史試題:「日本跟中國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紀打了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20世紀打了一場日中戰爭(即抗日戰爭)。21世紀如果跟中國開火,你認為大概是什麼時候?可能的遠因和近因在哪裡?如果日本贏了,是贏在什麼地方?輸了又輸在什麼條件上?分析之」。結果選擇了一個日本女高中生的回答,因為這樣的回答連我們社會的專家學者都很難想到。

首先這位日本女高中生是這樣分析的:「我們跟中國很可能在台灣回到中國以後,有一場激戰。台灣如果回到中國,中國就會把基隆和高雄封鎖;這樣台灣海峽就會變成中國的內海,我們的油輪就統統走右邊;這樣的結果只會增加日本的運油成本。我們的石油從波斯灣出來跨過印度洋,穿過馬六甲海峽;上中國的南海,跨台灣海峽進東海到日本;這是我們的石油生命線。中國如果把台灣海峽封鎖起來,我們的貨輪一定要從那裡經過;我們的主力艦和驅逐艦就會出動。中國海軍一看到日本出兵,馬上會上場;那就打。按照判斷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間,這場戰爭可能爆發」。

我不知道這新聞是不是真實的,但這個題目卻提醒了我;因為我有個外甥女正好在重點高中讀高二,所以週日碰巧看見她帶兩個同學在家裡玩;於是我就問了日本老師出的那道題。誰知她們竟然很驚訝,因為她們根本不知道中日之間什麼時候打過什麼戰爭;說她們的政治題只有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其它的全部不知道。正因為如此,她們根本想不到中日會有戰爭;她們說她們現在的中心任務就是學習,最好能通過高考而獲得國外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如果實在不行也得上重點大學,目的還是要到國外去上大學。正因為如此,她們連在國內上大學的心都沒有,還能有什麼心思去想中日戰爭嗎?我問她們上網見過這篇文章嗎?她們竟然說她們上網也不是看這樣文章的,因為她們上網除了聊天就是遊戲;根本沒有時間去找這樣的文章看。

雖然我不知道這能不能代表當代中國女高中生的觀點,但我接觸較多的大學生與農民或農民工還真的不關心中日戰爭;因為這兩類人群實際是當今社會最恐慌的人群。他們的工作沒有穩定性(即使是大學生進公務員隊伍裡竟然是極少數),而且全部是自謀出路的人;所以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眼前利益,好像國家與集體的概念已經在這些人觀念裡淡化了。這不是這些人不愛國,而是國也沒有愛過這些人;所以他們自然也就對國家與集體沒有感情了。就如同很多大學生所說的就業,實際是學校自己需要的數字;根本不能代表大學生自己的實際工作,更不能代表這些人的事業心。正因為如此,這些人與我交談時從來沒有說過關心中日戰爭;更不會主動要求參加戰爭,所以戰爭的概念在這裡也不存在了。

如果說國家的既得利益者會增強愛國感的話,那麼我們今天社會裡應該只有體制內的人關心中日戰爭;因為這些人才是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者,戰爭最先損害的是這些人的利益。然而可惜的是我們從腐敗分子身上看到了殘酷的現實,這些人除瘋狂的撈取國家或集體財富外;好像也沒有什麼愛國心。因為他們將自己用權力撈取的財富輸送到國外,將自己的家人與子女全部送到國外;因為戰爭一旦開始,這些人也會投奔國外而全家人在國外安靜地享受我國改革開放的成果;而戰爭由改革開放的利益缺損者迎接。

我們現在才知道原來寵兒並不孝順,所以既得利益者也不見得就是愛國者;這大概就是千百年來中國歷史所證明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環境造成的。這不是我們對學生的教育問題,而是我們社會各級權力者的言傳身教問題。我們看到的是這些人忘情地沉浸在安樂當中,難道我們還能教育我們的學生去憂患嗎?我們社會每天教老百姓要穩定而製造和諧,卻從來想過老百姓的憂患在哪裡?老百姓只有沒有了自己的憂患,才能主動去想國家的憂患;現在是老百姓自己的憂患都沒有辦法消除,他們又如何能主動去迎接國家的憂患呢?正因為如此,今天的中國人沒有幾個人還會迎接戰爭,這就是中國全社會不歡迎戰爭的原因。

我與大學裡老師們交談此觀點,他們說這就是中日文化的區別;日本人的憂患意識特別強,所以給這麼小的孩子就給灌輸這種與和諧不搭調的思想相當正常;正因為如此,所以日本學生的各種考試中經常出現這種預想和假設;而我們社會現在全社會有幾個人在奉獻,全社會拚命撈取全民財富;因此出現這樣大相逕庭的觀點根本就不用太敏感,因為生活還是按照自己的步伐那麼前進著。國家是大家的,而小家才是自己的;這誰重誰輕中國人通過改革開放後早就心領神會了。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外電:下一次中日戰爭
國軍抗日再上銀幕 台研院顧問:統戰策略
【歷史今日】:南京大屠殺再揭秘
鮮為人知 日本侵略中國背後的詭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