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歸正顛倒千年的18大俗語(三)

人氣 10

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原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易經》比較費解的是「君子以自強不息」。很多人都把它理解成「君子應當自強不息」,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以」在古文裡是「用」的意思。其意思應是「君子以之自強不息」,就是君子用了它以後就會自強不息。這裡的「之」,就是指「天行健」。直接翻譯過來就是,天道的運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過順應這種規律,使自己變得強壯,生生不息,而不是讓君子埋頭苦幹不鬆勁兒的意思。這種處世之道,在古時候幾乎人人都懂,老子不是也說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從「我」出發,站在一般人的思想境界中來思考《周易》。「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的理解就會很膚淺。即做事情,只想著儘量不求人,要「自強」,所以,給人的印象是清高,個性強,爭強好勝。我們也知道對人要寬容,心胸要寬闊,不要斤斤計較小事情。但是,如果對方對自己評價不公,有時也就忍不住,會指責對方。

《周易》的「三才觀」告訴了我們人類,天生人,地養人,人是天地造化的傑作,天地有生養萬物之功。相對於天地而言,人的形體何其渺小,人的生命何其脆弱,人的壽命何其短暫。但是,人可以取法天地的精神,通過道德修養能傚法天地,達到天地合一的水平。傚法天地的道德,修養自己,人類也要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自然和諧的生活在地球之中,這樣人類才可能有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亞特蘭大槍手劫持公交車
大型貨船失控導致南卡主要橋梁關閉
坎普批准1,690 萬用於喬州基礎建設
亞特蘭大臺美菁英協會舉辦臺灣文化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