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的摩撤換警察局長 力圖抑制犯罪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7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莫琳編譯報導)今年4月19日,巴爾的摩發生一名非裔美國青年弗雷迪‧格雷(Freddie Gray)遭警局拘押期間猝死事件以來,暴力兇殺案不斷發生,遽增的死亡人口使巴爾的摩面臨剷除暴力犯罪的巨大壓力。市長斯蒂芬妮‧羅林斯-布萊克(Stephanie Rawlings-Blake)週三(7月8日)下午宣布更換警察局局長,力圖改善治安。

基於原警察局長安東尼‧巴茨(Anthony Batts)太專注於警局內政,未能遏制日益猖獗的槍擊和兇殺案件,羅林斯-布萊克市長不得不將之撤換。她說,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但相信這是一個可以讓巴爾的摩更好的決定,巴爾的摩人應該得到更好的,警察局裡勇敢的警察將他們的生命放在最前線保衛我們的城市,他們應該得到更好的。

在歷史上,巴爾的摩一直是美國最多暴力的城市。而今年前6個月的犯罪紀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8%。這個趨勢持續上升到7月,一週內就發生10起殺人事件,包括週二馬里蘭大學校園附近3人遭槍擊。

今年至今已發生154起兇殺案,超過一半的兇殺案發生在4月19日格雷之死以後,他的死亡引起當地居民搶劫和暴動,更導致6名警察被起訴。

格雷之死只是導火線

對很多人來說,格雷事件的反彈和兇殺案升級並非巧合。官員說,自從格雷死後,警局和該市高犯罪社區之間的關係都受到影響,使得警察更難在這些社區巡邏維持治安和進行調查。警方大量減少罪犯的逮捕引發警察故意放緩逮捕的指責。與此同時,官員指責一些對藥房和診所的暴力攻擊可能讓一些鴉片類的藥物流入黑市,促發更多毒品紛爭。

約翰斯‧霍普金斯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槍枝政策與研究負責人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說,槍枝暴力具有週期性的效應,它可以像傳染病般擴散開來,一個槍擊事件可能引發另一個槍擊,然後引出了另一個,然後再引出另一個。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也許只是少數人發生的事件,結果引出更多想要報復的人加入。

前警察局副局長斯金納(John Skinner)說,現在幾乎是這樣的風暴氣氛。數字可以說明這樣的現象,NBC調查該市今年上半年犯罪資料發現,從4月19日到6月底,巴爾地摩共發生了80起兇殺案,幾乎是去年同時其42起的2倍。若再跟前幾年相比,2013年有53起、2012年48起、2011年45起。遭槍擊的人口也呈現相同的趨勢,今年4月19日到6月底共有171人遭槍擊,高於2014年同期的77人,2013年有103人遭槍擊,2012年有77人、2011年有88人。

巴爾的摩自4月19日到6月底的兇殺案件和遭槍擊人數比往年同期增加許多。(資料來源:NBC,整理:莫琳)

回歸警察巡邏維安

新任警察局長將由副局長凱文‧戴維斯(Kevin Davis)暫代。戴維斯在記者會上說明他的優先事項,首先處理攸關性命的暴力核心犯罪,改善警察局和大眾的關係及鼓舞警局士氣。

他說,在這個社區受到傷害之後,現在是重新聚焦、重新整頓的時刻了,警察局和市民必須回到警察徒步巡邏維持治安的基礎上,包括高犯罪街區的巡邏,重新取得大眾的支持,集中精力掃蕩該市最嚴重的罪犯。

責任編輯:蘇漾

相關新聞
州檢察官:格雷之死為他殺 6警被控多項罪名
巴城非裔青年之死 檢方起訴6員警
巴爾的摩恢復平靜 市長宣布解除宵禁
宵禁解 維安國民兵撤離巴爾的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