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未見底 當局刺激增長選項不多

人氣 2181

【大紀元2015年08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中國財新傳媒日前發布,中國8月財新製造業PMI初值為47.1,創近六年半新低,這已是連續六個月處在榮枯線下方,同時產出指數創下45個月新低點,新訂單指數也創三年新低位。有分析認為,這些數據顯示大陸內需及外需俱疲,經濟或仍未見底,當局可用於刺激增長的選項比以往歷次危機的時候少得多。

中國經濟仍未見底

據路透社21日報導,財新智庫首席經濟學家何帆博士說:「PMI初值低於上月水平,反映出當前經濟依然處於築底階段。」他表示,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政府應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微調確保宏觀穩定,同時加快結構改革,引領市場信心。

中共當局曾聲稱,經濟二季度出現小幅回升,一度令市場振奮,認為經濟已經慢慢探底企穩。但7月的官方數據顯示,工業增長僅6%,投資增長亦略有放緩,顯示經濟運行速度再度放緩,三季度開局不佳。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張一平認為,PMI初值再度大幅低於預期,顯示大陸製造業正在加速下滑,經營形勢不斷惡化;傳統行業已經深陷泥沼,穩增長壓力有增無減。他說:「人民幣貶值雖然能對出口有所幫助,但對整體經濟影響較弱,因此財政政策力度不能鬆懈並需落實到位,才能阻止製造業生產經營形勢持續惡化的不利局面。」

分析人士認為,穩增長仍需寬鬆政策助力,預計貨幣寬鬆政策將延續。

內外需求端持續疲弱

金融數據公司Markit提供的數據顯示,大陸8月新訂單分項指數降至2012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就業分項指數降至2009年1月以來最低水平,新出口訂單指數則為2013年6月以來最低。與此同時,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則已連續13個月在50下方徘徊。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張瑜稱,需求萎縮不振,新訂單與新出口訂單加劇萎縮,表明內外需求端疲弱,內需動力青黃不接,外需受制於全球貿易總量裹足不前與新興市場貨幣競相貶值的影響。她認為,上半年GDP的主力軍金融業萎縮嚴重,穩增長不會退出,只會加碼,未來基建仍然是當局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摩根大通測算顯示,7月當月基礎設施同比增速已經從6月的21.9%放緩至14.8%。

收益分析師陳康表示:「從微觀情況來看,投資、消費、外需幾大需求仍然沒有起色。」

金融時報:中國經濟處於危機當中

在8月11日和12日中共令人民幣貶值後,《金融時報》24日發表評論稱,分析師乃至一些要求匿名的中共官員表示,中國已經處於靜悄悄的經濟危機當中,而且沒有足夠的工具來應對這場危機。

Wigram Capital創始人、因率先預測到上世紀90年代亞洲危機而獲得讚譽的人士之一羅德尼•瓊斯(Rodney Jones)表示:「中共政府讓人民幣成為更靈活貨幣的決定反映出經濟基本面要比官方數據顯示的弱得多。30年過去了,中國舊日的經濟模式已經崩潰,實際增長比我們之前看到的任何水平都要弱得多。政府面臨的問題是,他們的可選政策選項菜單比過去更短。」

為了保持GDP增長,中共當局今年還向大型國家項目投入數萬億元人民幣,比如鐵路和公路網、污水處理設施和棚戶區改造項目。但這不足以抵消對工廠和樓盤的投資的不斷下滑。上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5年來最慢。

瑞銀(UBS)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近期而言,(政府)基礎設施投資可以直接拉動GDP增長,但在接下來的幾年或許不會產生明顯的乘數效應。」「換句話說,僅僅要保持整體投資增長穩定,政府就需要使新基礎設施投資水平增長一倍多。」

報導稱,這似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已然存在過度投資的情況下。由於中國現有的債務負擔、嚴重的產能過剩,以及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的破裂,當前中國可用於刺激增長的選項比以往歷次危機的時候少得多。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網傳中國經濟到了最困難時期
伍凡:政治局會議後的中國經濟走向
大陸固定資產投資10連跌 二季度GDP或破7%
惠譽料大陸今年GDP增長6.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