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禮樂文明縱橫談》:魂兮歸來(二十二)

人氣 8

(續上期)周公追述文王的政治管理為: 「明德慎罰」,以法行事,以禮先導,強調刑獄的謹慎和寬容。相傳周代已有「刑書九篇」,法典在案。賞以勸善,罰以懲惡,賞罰要與功罪相稱,不允許為政者以自己的喜怒亂法。從周公到孔子,多強調禮教為主,刑法次之。這不僅僅是為了禁罪行於未然,更為了規範執法者的理性和言行。因為,為政者的公正謹慎與否,是執法的根本。所以,孔子說:「吾聞之,古之善御者,執驗如組,兩驂如舞,非策之助。」 孔子認為,優秀的駕御能手,要靠韁繩牽引,鬆緊節奏有度,馬兒方能奔馳自由,奔走如舞,不能光靠鞭子的抽打。一味鞭打御馬,是無法進入自如境界的。

在禮樂實施的過程中,孔子即主張嚴肅虔誠,又強調通情達理。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表明禮的神聖,表明孔子對禮儀崇敬之情。同時,孔子又提出執禮宜「權」。權宜,是原則的堅定性和方法的靈活性的綜合,有利於禮的落實,既不可殭化,也不可詐偽,更不因權勢而喪失原則。孔子曰: 「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 用麻作冕冠,是周禮的規定。但如今許多人改用絲綢,即方便節省,又無損禮的實質。孔子說,我服從大家,追隨大家,這是禮樂實施人性化的表現。

禮,主要是對官員的要求。如,商朝酒器盛行,酗酒成風,道德淪喪,政局腐敗。至周代,酒器逐漸稀少,這與周公發佈禁止王室成員酗酒的《酒誥》有關。周禮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官員的道德規範,從中也透露著原始時代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更表達了對賢士和普通人的尊重。曹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詩句表明,誠心積極傾聽民情民聲,是人心和諧,社會穩定的根本。

同時,禮的理念也要在制度中得到現實的保證,如周代實行的「井田制」 就是禮制在生產實踐中形成的制度。國家將土地分授給耕種者,以縱橫灌溉渠道分割成方塊田。九田排成一個「井」 字形,周圍八田分由八家耕種,為私田。中央一田則為大家合耕,收穫歸國家所有,為公田。管仲認為: 「井田疇均則民不憾。」 井田制相對公平,得到耕種者的認同,百姓愉快耕作。「井田制」是成熟穩定的農耕經濟,個人權利得到尊重,社會義務也得以實現,是周禮文化理念最典型的體現。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田納西通過法案:助未成年人變性為犯罪
加州州長紐森支持墮胎  抨擊阿拉巴馬
喬州減稅持續帶來影視業擴張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巡演亞特蘭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