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被人造牛嘲弄的宏觀經濟分析

人氣 1154

【大紀元2016年01月05日訊】按照傳統理論講,宏觀經濟分析是證券投資分析的重要環節,只有把握住宏觀經濟運行的大方向,才能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化。但經典理論到了中國股市就不太適用,因為中國證券市場是一個新興加轉軌市場,市場中國有成分比重大,行政干預多,政策朝令夕改,階段性波動較大,投機性較高,機構投資者內幕交易且中飽私囊的多。正因為如此,導致了中國證券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反映存在特殊的不確定性。

從資金的角度上講,這十幾年中國證券市場對宏觀經濟的反映還取決於中國樓市政策的影響,因為中國樓市曾經創造了中國很多暴富的神話,在炒樓瘋狂的日子裡,中國證券市場往往是相對冷清和低迷的。2014年7月以來的大牛市除了因為中共為順利推行註冊制實施的人造牛市外,還有中國房地產庫存過大,中國樓市蕭條,炒樓資金進入長期低迷的股市有很大的關係。

一、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影響的表現

在成熟的市場中,證券市場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這表明證券市場是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也表明宏觀經濟的走向決定了證券市場的長期趨勢。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影響企業經濟效益,這關係到每股利潤,通常利潤高,估值也高;第二,影響居民收入水平,這關係到投資者持有的現金,現金多投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就多;第三影響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第四,影響了各類資金成本。

二、通貨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通貨是指一個國家的法定貨幣。它的國內購買力水平是可以比物價變動情況來衡量的。通貨變動包含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特別是個股的影響,沒有固定的規律可循,因為通貨膨脹分為:溫和的(年通貨膨脹率低於10%)、嚴重的(年通貨膨脹率超過10%)和惡性的(年通貨膨脹率超過100%)三類.。國家為了抑制通貨膨脹通常採取某些宏觀經濟政策工具,這時候就會對證券市場的主要趨勢有明顯的影響。

通貨緊縮將損害消費者和投資者的積極性,會造成經濟衰退和經濟蕭條。從消費者角度上講通貨緊縮直接導致了有效需求和投資支出的減少,工資降低,失業增加,企業效益下滑,進而影響股票、債券及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大幅下跌。但通貨緊縮末期,尤其是證券市場大蕭條的末期就是真正的投資機會。

三、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了國家預算、稅收、國債、財政補貼、轉移支付制度等。財政政策分為三類,一是擴張性財政政策;二是緊縮性財政政策和三是中性財政政策。

通常擴張性財政政策發生在經濟危機時候,它將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如果恰好正處在底部或低迷時期,它將走強。緊縮性財政政策通常發生在經濟過熱時候,它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得以抑制,證券市場必將持續走弱。

我們在分析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影響應注意,第一,關注統計資料信息,去偽存真,認清經濟形勢,中共的統計數據歷來都是造假的,所以不要過分迷信統計數據。第二,從各媒體瞭解經濟界認識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但因為目前這些人士背景複雜、利益複雜,我們要用自己的判斷從他們所說中瞭解到真相。第三,分析過去類似形勢下的政府行為及其經濟影響,這會給我們有明顯的參考價值。第四,關注年度財政預算,從而把握財政收支變化趨勢。第五,在預見和分析財政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相應政策對經濟形勢的綜合影響,結合行業分析和公司分析做出投資選擇。

四、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貨幣政策工具分為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和選擇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間接信用指導等)。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銀行經常採用的工具。在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可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此時商業銀行可運用的資金減少,貸款能力下降,貨幣乘數變小,市場貨幣流通量便會減少,證券市場一般就會走弱。而再貼現政策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融資所作的政策規定。再貼現政策包含再貼現率(影響短期貨幣供給)和再貼現資格條件(著眼長期政策效用)。此因素對銀行業和債券市場影響明顯,股票市場受此影響較小。公開市場業務操作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

其實說白了,貨幣政策影響了兩個方面,一是基礎貨幣在市場上的流動量,二是商業銀行從央行拿到資金的成本。這就是貨幣政策的實質,這對證券市場將產生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長期趨勢方面。如果國家覺得經濟過熱、市場物價上漲較快,需求過度他們必然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這時證券市場長期趨勢應該都是看淡的。如果國家覺得經濟不景氣,經濟增長乏力,這時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證券市場長期趨勢應該是向上的。這在成熟的歐美市場表現的非常的明顯。

五、匯率變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匯率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現在有專門的以各國匯率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由於目前中共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所以中國的匯率是被人為控制了的匯率。通常將匯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一國的經濟越開放,證券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高,證券市場受匯率影響越大。

就我國而言,匯率影響證券市場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匯率直接影響出口型企業的成本和利潤;第二,匯率直接影響依賴進口型企業的成本和利潤;第三,匯率直接影響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以外幣為基準,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本國產品競爭力強,出口型企業將增加收入,進口型企業將受到損失。匯率上升,本幣貶值將導致國際資本流出本國,資本的流失將使得本國證券市場需求減少,引發市場價格下跌。但一國匯率在短期內快速的波動,對本幣國來說就是災難,2015年俄羅斯的盧布迅速貶值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目前人民幣雖然正在貶值,央行為了對沖資金外流被迫降准、降息,而且央行還不斷利用外匯儲備影響國際匯率市場,加之註冊制的尚未推出,證券市場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A股應該向下波動有限。如果今年註冊制順利推出後,人民幣仍有不斷貶值的趨勢,加之本身證券市場高市盈率現象突出,A股今後發生大級別的調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六、紅潮造牛市,牛市坑股民

中國證券市場與宏觀經濟的關係不能用成熟歐美市場的理論來分析,因為中國證券市場始終是個政策市,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全證券市場。說白了,中國證券市場就是中共的一個金融工具,當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需要利用證券市場來幫助其解決一些棘手經濟問題的時候,中共就會有計劃的把證券市場的人氣搞旺,利用賺錢效應吸引場外資金進入,這期間他們對市場上的違法行為放任不管,任由市場瘋狂上漲以達到足夠吸引人氣和資金的目的。

1991年至1992年5月一波瘋狂的上漲,就是中共管理層放任的結果,他們是有意這樣幹的,目的是為新成立的市場創造財富賺錢效應以吸引更多的中小投資者參與。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放開了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價格限制,引發股市暴漲。由於尚無漲停板限制,滬市一日漲了105%。隨後,股指連飈兩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中國股能令人一夜暴富。由於行情太過瘋狂,主力和內幕交易人士獲利頗豐,指數又從1429點跌至11月的386點,跌幅73%,短短6個月的時間很多中小投資者虧損慘重。

1996年初至2001年6月的大牛市,指數從500點到2245點,這是真正的人造牛,這個時期國企經營非常困難,中共為了讓國企擺脫困境,就開始鼓勵國企上市融資,利用股市的錢讓國企脫困。所以這個時期中共管理層對股市是倍加呵護,對股市暴漲視而不見,這時候莊股橫行,朱耀明、呂梁、唐萬新都是這時期的代表。隨著2001年6月後國有股的減持,國企脫困目的已完成,中國股市開始了4年漫長的調整,最低跌至998點,跌幅56%,雖然這時候宏觀經濟非常好,但股市就是不漲,因為中共不需要在這時候利用股市了。

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這波大牛市同樣是人造牛,因為中共管理層發現股票市場上的法人股不能流通,所以提出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當初遭到中小股民的反對,因為法人股的持股成本和流通股持股成本不一致。為了順利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讓廣大中小投資者看到股權分置改革的賺錢效應,在中共管理層的默許下開啟了又一輪人造牛市。

這期間雲南銅業從3.37元一口氣炒到了98元,漲幅29倍。如此的賺錢效應讓很多中國人心動,加上中共向來不負責、經常說假話的財經媒體鼓噪,很多投資者深信股市會上萬點,很多人聽信中共媒體宣傳的中國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紛紛在上市當天以48元左右的價格買入中石油,後來事實證明這些投資者都成了中共人造牛市的炮灰。這輪人造牛市是以在約1年的時間內快速的下跌至1664點收場的,期間跌幅達到72.82%。廣大中小投資者只是上演了短暫的紙上富貴,其後均是虧損纍纍。

七、歷史在重演,悲劇會繼續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開啟的又一輪中共人造牛市,這輪人造牛市的目的就是中共要推出註冊制,為廣大的國企和民企融資輸血,將中國從一個印鈔時代變成一個印股票的時代。

推出註冊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讓證券市場發揮一下它的基本功能,從而幫中共解決經濟上的難題。因為目前註冊制尚未正式推出,所以證券市場總體上會暫時平穩。

平心而論,現在A股的估值,除去大盤股外,很多中小創的股票都奇高,很多股票比2007年最高峰都貴,如此高的市盈率明顯的透支了股票的未來,泡沫也非常嚴重。但是註冊制還沒有正式落地,所以中共還挺著,繼續支撐著這個人造牛,可能中途會有波動。

從資金的角度來看,只要註冊制沒有落地,股市在農曆新年後按慣例又會迎來一波炒作,直到市場再次瘋狂,財經媒體再次鼓吹,無數新韭菜瘋狂的加入,一輪慘烈的暴跌又將會形成。這真可謂是:紅潮造牛市,牛市坑股民。
責任編輯:方凡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B股斷崖式暴跌 原因何在?
註冊制來臨 大陸資本市場將發生哪些變化
2015中國股市流行語
中國股市歲末下跌 經歷動盪一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