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中國霾是中性的」?

人氣 612

【大紀元2016年11月19日訊這句「中國霾是中性的」說法,是(中共)黨報《科技日報》在一篇題為《倫敦霧≠中國霾 二者空氣化學過程相同但成分不同》的文章中得出的觀點。該文章說,「1952年12月籠罩倫敦上空5天的一場大霧,奪走多達1.2萬人的寶貴生命」,「一支國際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奪命霧霾的成因」。這項研究表明,「倫敦奪命大霧與中國霧霾具有相同的化學反應過程」,「但與倫敦霧的不同之處在於,中國霾來源於尺寸小得多的納米顆粒」。更重要的是,「倫敦霧是強酸性的,中國霾基本上是中性的」。

時下,中國各地正值頻繁發布陰霾預警的敏感時期。在這種舉國上下深陷高濃度霾的災期,黨報這篇文章非但不能緩解「災民」的焦灼情緒,反而會讓中國人更加無所適從。一方面,好不容易接受了一些科普教育的中國人或早已習慣用那個「PM2.5數值」來判斷霧霾的嚴重程度,如今突然跳出「中性」一詞,極有可能又會陷入混亂狀態;另一方面,對於長年累月呼吸著動輒就導致「爆表」的高濃度霾的中國人來說,輕描淡寫的官方辭令以及刻意弱化污染程度的詞彙,都只會讓他們的心裡更添堵。

因此,在黨報文章的「熱門跟帖」中,被最多人置頂的一條帖子是我們的霧霾是綠色的、健康的!!「我們的霧霾是綠色的、健康的」。如果說,這句話中的諷刺意味太過含蓄,那麼排名第二的帖子——「再過幾天就是『專家』說,中國的霾是健康的,不會影響健康,常吸霾有助延年益壽」中的反語色彩就是顯而易見的了。看來,中國的老百姓早已識破了官方的話語系統,而這一系統的基本標準或只有一條,那就是凡老百姓遭災,那都不算事兒。

這樣的邏輯在上述提到「中性」一詞的文章中也有凸顯。按照官方的判斷標準,英國倫敦的霧霾由於「籠罩倫敦上空5天」、「奪走多達1.2萬人的寶貴生命」,因此就能被稱為「強酸性的」「奪命霧霾」,那麼如今中國這一場場只稱得上是「中性」的陰霾,應該說,是不可能危及生命的。然而,這種推斷卻與現實大相徑庭。世衛組織在2014年的時候,發布了一份《全球癌症報告》,其中明確表示,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在肝、食道、胃和肺這4種惡性腫瘤中,中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

也就是說,由呼吸道疾病引發的肺癌患者在中國的致死率最高,且患病人數以世界排名第一的速度增長著。可見,相比倫敦早已消散了數十年的「奪命霧霾」,中國這廂正處在肆虐期。管它是「酸性」,還是「中性」,說白了,都是能致人死亡的「毒霾」。這樣的定義或才是恰如其分、深得人心的。既然《全球癌症報告》已指出,「中國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數均居世界首位」的癌症有四種,那麼借用「毒霾」一詞,我們或可說,中國還有「毒食品」。這些「毒食品」除了由人為加工之外,種植食物的土地以及灌溉土地的水源則更是其中毒素的來源所在。

而中國有沒有毒水、毒土地,無數相關的監測報告早已為我們提供了諸多依據。這裡之所以提到,中國除了空氣污染之外,還有同樣具有致命性、卻較之空氣不那麼直觀的水污染以及土地污染,只是為了從資源循環的科學角度來進一步證實,能夠用來形容霧霾的所謂「酸性」、「中性」、「鹼性」實際與土地和水污染密切相關。

「360doc個人圖書館」有一篇題為《霧霾的真實原因》的文章指出,「空氣中的酸性本身就不是空氣自帶的,而是主要來自於土壤的酸性」;而「土壤中的重金屬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極易在這一區域形成霧霾源」。此外,「過量施用化肥,也會造成硝酸鹽(使空氣變為明顯酸性的最直接物質)的累積」。這樣的說法與上述黨報那篇文章所說的「在中國,二氧化硫主要由發電廠排放,二氧化氮來源於發電廠和汽車,而與硫酸發生了中和作用的氨,絕大多數來自肥料的使用和汽車尾氣排放,這些物質的相互作用導致了中國的霧霾」頗為吻合。而其中提到的這些有害物質,顯然與中國近40年大力發展「化工」、「重工」產業有關。

有意思的是,黨報在文章的最後已總結得出,「減少氮氧化物和氨氮的排放,或是遏制硫酸鹽形成進而減少霧霾的有效之道」。也就是說,擺在一直致力於用權力來謀求發展的官方面前的,其實就是權貴利益與大眾環境的取捨問題。從如今黨報這篇仍在拿「酸性」、「中性」說事的文章來看,官方痛下決心、力爭解決各類污染問題的意願,仍隱現著猶豫和躑躅。若有一天,當官方用來判斷污染嚴重與否的標準不再是故弄玄虛的專有名詞,而是各類癌症的新增病例是否遞減,戴口罩的路人以及在超市狂購純淨水的民眾是否在減少時,我們或許才能真正感受到官方的誠意。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北京霧霾令外國人紛紛離開  企業加錢難留人才
十一國殤期北京霧霾籠罩 7常委現身天安門遇傾盆雨
大滿貫亞軍炮轟北京霧霾:難受得不想呼吸!
北京霧霾嚴重蔓延 公路關閉航班取消 數百萬人受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