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持續貶值 學者分析影響因素

人氣 2076
標籤:

【大紀元2016年02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楊沐春綜合報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貶值,離岸匯率已跌破6.61。有學者擔憂經濟低迷或致人民幣被迫貶值,而且農民工回流也給中國經濟帶來多重不利影響,包括給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帶來壓力。

人民幣持續貶值 離岸匯率逼近6.62

2月2日,在銀行間外匯交易中心形成的在岸人民幣匯率(CNH)開盤有所波動。當天,美元兌人民幣收報6.5794,貶值0.01%。在在岸人民幣市場開盤後,由國際投資者交易形成的香港離岸人民幣(CNH)出現回升走勢,隨後又出現明顯回落,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貶破6.61,貶值0.04%。在岸人民幣匯率與離岸人民幣匯率走勢分化,價差擴至近400個基點。

此外,可以體現人民幣未來走勢的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方面,2日各品種趨向貶值。

2015年8月11日,中共央行公布對中間價報價機制的改革。消息公布後,人民幣匯率連續三日貶值,幅度接近3%,創20年來最大跌幅。隨後,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逐漸開始發酵。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報價,自從IMF去年11月底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後,人民幣兌美元累貶2.8%。

法國興業銀行的經濟師傑森.陶和姚煒在報告中寫道,如果資本外流情況加劇,今年人民幣最多將貶12%,來到人民幣7.5元兌1美元。

經濟低迷 人民幣或被迫貶值

2月1日公布的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1月錄得48.4,連續11個月處於榮枯分界線下方(該指數位於50時即為榮枯線)。

2015年各地財政收入數據陸續公布,大部份省份財政收入增速繼續回落。遼寧、黑龍江、山西三省財政收入出現負增長,其中遼寧省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33.4%。

2月2日,財新網發表陽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經理白雪石的博客文章《人民幣只能被迫貶值嗎?》。文章分析,2016年初開始,以離岸市場為先導,人民幣貶值預期呈現大幅上升的態勢。經濟增速繼續尋底、經濟政策透明度降低、債務槓桿和資產價格高企等三大因素,是持人民幣貶值論調者的主要理由。

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在本國經濟已經出現穩健復甦之際,仍繼續延長QE和使用負利率的手段對抗通縮,由此讓市場更加懷疑人民幣最終將加入競爭性貶值的行列。

文章質疑,匯率價格、資產價格和物價通脹,只是一國參與國際競爭獲取財富的不同表達形式,在不觸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和全面通貨緊縮的前提下,中國恢復國際競爭力的手段是否已經用盡,因而只能訴諸於貶值的道路?

專家解讀農民工回流影響匯率

白雪石還將中國大陸與同樣存在巨大內部不平衡的歐元區和歐盟進行比較。文章分析,中國勞動力流動長期以「西部-中部-東部」的地域維度展開。中國還存在著城鄉二元分割的經濟結構,農村剩餘勞動力大規模進城務工,成為中國勞動力流動的絕對主力。

從2012年開始,在直轄市務工的外出農民工出現了連續三年的向省會及以下城市的回流,累計回流達到260萬人,占2011年在直轄市務工外出農民工存量的1/6;地域維度上,從2009年有統計以來,東部地區的外出農民工已經連續向中西部地區回流6年,回流總人數4,963萬人,占2008年在東部務工外出農民工數量的1/2。

文章分析,農民工的逆向回流,不僅意味著經濟效率的損失,還會對中國的經濟帶來四大不利影響。第一,造成當地失業率的進一步增長,加劇地域之間的不平衡。第二,影響貨幣政策的針對性。貨幣政策作為全國統一的總量政策,受不同區域經濟差異分化的干擾巨大。第三,給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帶來壓力。在一個單一貨幣區域之內,如果結構性差異使得勞動力市場不能有效出清,將迫使出清壓力轉移到資本市場和外匯市場。第四,損害勞動生產率的長期增長,降低經濟的潛在產出。

文章表示,只有通過廢除戶籍制度等結構性改革,破除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障礙,才能改善危及人民幣幣值穩定的經濟增長問題、政策透明度問題、債務槓桿和資產價格問題,緩解目前外界對人民幣基本面的質疑。

責任編輯:蔡致信

相關新聞
中共央行前委員公開暗示人民幣應一次性貶值
中國新年將至 大陸農民工掀討薪潮
加央行暫時不減息 未來呢?
日本央行負利率震動全球 衝擊中共央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