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召回上升 行業投資有風險

人氣 3

【大紀元2017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岳綜合報導)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11月16日通告:加州Casa Sanchez Foods公司因其產品可能感染李斯特菌,而召回其9盎司包裝的牛油果醬;密歇根州Lipari Foods公司因產品包裝沒有標明含牛奶類過敏原,而召回10款黑巧克力產品。截至11月19日,2017年美國FDA共公布了2857起食品召回事件,平均每天近9起。

食品安全事件呈逐年增多趨勢

被稱為美國70多年來食品安全法規最大變革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於2009年制定,並於2011年生效成為法律。FDA開始一改過去「事後算帳」風格,將工作重心轉至以預防為主的整個產品供應鏈的安全風險審查。之後,FDA每年公布的食品召回事件都超過了2000起,而且有逐年增多趨勢。

根據世貿組織WTO數據,2014年全球食品出口額為1萬4860億美元。外界擔憂,在國際貿易及食品原料和加工國際化帶給消費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得同時,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風險和規範成本。例如,某一種食品原料有污染問題,會造成所有含有該原料的產品都有安全問題。這促使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信息的透明度,包括產品內含有成分、成分的來源以及原料產地是否有環境問題等等。

FDA要求,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的食品需在全球範圍內對原料來源和物流運輸進行反向追踪,包括:原產國信息、轉運信息、代理商信息、產品經手單位信息、設備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問題等等。

廠家認證不等於達到FSMA法案要求

從事食品法規合規指導的南加州TriVista公司副總裁詹妮弗·弗蘭肯伯格(Jennifer Frankenberg)表示,FDA的檢查方法有所改變,除了以往的抽取樣品,還在車間拉網式檢查(Swab-a-thons),通常對上百個點進行衛生測試,檢查是否有任何種類的病原體,並與當前或過去爆發的食源性疾病病原體匹配。

但他指出,雖然FDA不再像過去只是事後懲罰,而是重心轉向預防,所以更樂於和公司協作,幫助廠家更好的符合FSMA法案的要求。但食品行業有多個協會或國際認證,如BRC Global Standards英國零售商協會食品安全標準認證、SQF Institute食品安全品質標準認證、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議認證等等。食品企業不要以為拿到這些認證就以為高枕無憂,因為這些認證不等於已經達到FSMA法案的要求。

新創企業和PE投資人風險最大

相比於有律師團隊支持的大型企業,新創中小企業因不符合FSMA要求而遇到困境的風險更大。每年天然食品健康展上都會看到成百上千的新創食品企業,設立展位推銷其天然、健康的理念和食品,但因為規模和團隊經驗的限制,未必了解FDA特別是FSMA法案的要求,使得從原料的選擇到產品標籤的信息披露,只要有任何一點考慮不周,都可能造成違規而被迫下架召回,造成經濟和信譽損失。而當今的小型新創企業多是由私募股權PE投資,這也加大了食品業投資人的風險。

在ACG企業發展協會11月15日舉辦的網上講座中,詹妮弗·弗蘭肯伯格舉例說:Topps Meat公司曾因召回2170萬磅牛肉而破產;PCA公司生產的花生產品存在污染問題,Forward Foods生產的能量棒中包含了PCA公司的花生原料,造成能量棒也被迫召回,以致公司破產。這兩家公司都是私募股權PE投資的企業。

《食品安全法》(Food Safety Law)一書的合著者、律師詹姆斯·尼爾(James F. Neale)表示,在加州經營食品的企業須注意該州第65號議案的要求,該議案在1986年就已經投票通過,但不代表食品企業特別是新移民創業者和外國商家了解這一議案。比如該議案羅列了800多種被認為會致癌或對生殖系統有毒害的化學成分,且要求食品企業對此一一排除,如果食品中含有其中的任何化學成分,就必須明顯標識,否則將處以銷售禁令並每天高達2500美元的罰款。

詹姆斯特別提醒,在美國,產品成分摻假或標籤有誤是一種犯罪行為。根據21 U.S.C. § 333(a)法規,首次在這方面犯錯或因為無知而犯罪,將會給以輕罪處罰;如果重複犯錯或明知故犯,則會被判以重罪(Felony)。這也是為何一些食品企業在發現產品標籤信息披露有問題後,立即主動召回的原因。◇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新聞
里斯特菌污染  加拿大Lilydale烤雞胸肉召回
恐李斯特菌爆發 北美大規模召回冷凍蔬果
恐含金屬屑 Aldi超市召回熱狗麵包
美非法移民危機 加州邊境小鎮槍枝彈藥銷售激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