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從兩則有關交通的「暖聞」說起

人氣 227

【大紀元2017年12月04日訊】今年的12月2日是中國第六個「全國交通安全日」。儘管從官方設定該日到現在,「交通」與「安全」一直都未能在中國的馬路上實現和諧共存,然而,這似乎並不妨礙陸媒對交通的正面報道。就在前不久,一家網媒便將兩則以混亂的交通為背景的故事放在了「暖聞」一欄。

這兩個故事分別描寫了兩位普通市民面對混亂的交通,不得不站出來義務指揮、疏導的情景。那篇以「廣州外賣哥雨中為救護車開道」為題的文章寫道,「雨中的交通比較混亂,有一位送外賣的師傅就停了下來,在我們的救護車前,分流交通道路」。那位外賣小哥在接受採訪時說道,「看到一輛救護車緊急鳴笛逆行,有一位交通協管員幫忙指揮,但效果並不太好」;「我怕兩邊的車行駛時會擋住救護車,就站在路中間了」。

寥寥幾句卻已讓我們看到在中國長期、普遍存在的混亂景象:救護車沒有專用車道,堵車時更是舉步維艱;交通協管員竟無法履行職責;為了疏導交通,好心人甚至不得不違反交規。

第二個故事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報道稱,「八旬老人當『義務交警』26年,協助交警指揮交通」。據這位老人所說,「他買了雙白手套便上路,每天會去那個地方三趟,都是在孩子們上學、放學的高峰期」。儘管老人精神可嘉,但顯然,交通混亂不是僅憑「精神」就能解決的。「指揮交通」這種技術活是未經專業培訓的老百姓能幹的嗎?如果他指揮時發生了交通事故,責任又該由誰來承擔?若有需要,比如在孩子上、下學期間經過的路口,交管部門為什麼不能增派人手?本該負責的不盡責,卻大肆鼓動老百姓發揮餘熱,這又是哪一門子的歪理?

這兩則故事能不能忽悠出一點兒「暖」意,我們尚且不知。只是,人們大抵能從一些細節中看出,中國的交通到底有多混亂。說起交通的混亂程度,更容易讓人想到的,恐怕就是中國交通事故發生以及致死的數據了。

世衛組織曾在2013年的「全球道路安全狀況報告」中指出,「中國2010年道路事故的死亡人數近27.6萬人」。2015年,大陸媒體援引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者超過20萬」。值得一提的是,當時世衛組織的駐華代表在媒體上發文疾呼,稱「中國大量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說,在交通問題的防患於未然上,中國的官方還做得遠遠不夠。

雖說有關交通事故的官方數據往往都在強調「下降」的比例,但仍有來自公安部交管研究所的負責人公開表示,「我們國家每年大概的道路交通傷亡事故數在二十多萬,每年接報事故的總量大概在470萬左右,事故總量巨大」;「其次,死亡率高,大概是21%,日本大概是我們的1/200,它是0.54%」;「第三個特徵是,惡性事故多發,2012年,全國發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25起」。

此外,公安部統計得出,「2013年以來,不禮讓斑馬線導致道路交通事故4907起,造成1145人死亡、4487人受傷」;「在我國,每天有2.6人死於闖紅燈」。有文章也直言指出,「造成死亡的交通事故中,90%以上是因駕駛人交通違法行為導致」。面對這麼多人因違反交規而丟了性命,我們不禁要問,他們到底是不知道違反交通規則會有怎樣的後果,還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違規?

而無論哪一種,似乎都與來自政府的科普、教育直接相關。正如官方在設立「全國交通安全日」時就已談到,此舉的意義是「有利於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行業盡責、公眾參與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長效機制」。可見,作為參與者,公眾實在不應該只接受「道德評判」。作為中國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的負責人,政府、部門、行業似乎更有責任讓公眾獲取更清晰、完備的交通安全知識,並以此來推動整個社會形成共識。

陸媒一篇題為「交通安全日:知識更新可以讓交通更安全」的文章頗為隱晦的指出,「由於交通安全所涉部門較多,每個部門會依據自己的理解去做部門的交通安全,並用自己掌握的標準規範來支撐固化這些部門化的知識,形成了形式正當,但整體上相互矛盾的交通安全標準或知識體系」。

也就是說,在政府制定的交規中,有很多是相互矛盾、難以執行的。文章提到,「譬如交叉口,城市道路規範要求路口展寬,適應車流量,而街道設計手冊卻要路口縮窄,適應行人過街」。由於部門之間形成的理念以及利益上的衝突,因此,一條馬路即便建好了,也不知道該如何兼顧車輛與行人。於是,在現實中,我們難免會看到,路人在過一條八車道的寬馬路時,往往需要連走帶跑,甚至還得提前闖闖紅燈,因為綠燈顯示的時間總是不夠。

此外,在劃分人行道與車道時,「大規模出行群體(如電動自行車、中低速行走的貨車),始終未進入標準規範的視野,致使現實中設計、管理服務上的供需斷裂」。儘管行人的速度通常只有5km每小時,而自行車可以至少達到25km每小時,但速度相差5倍的兩類交通方式卻被歸併到「慢行交通」這一類來加以應用。

由於一些城市過於強調「慢行交通、完整街道、交通寧靜化」,「不解決道路功能分類、用路人、路權、速度等知識的更新和構建」,因此,「在速度缺少控制、路權缺少分配的情況下」,中國馬路上所呈現出的就只能是「人車混行、秩序混亂,非機動車、人行道不連續、不合理」的交通亂象。對此,該文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是不是要讓公眾素質來背黑鍋?

不難看出,長久以來,中國的老百姓可謂是在交通方面背足了黑鍋。來自官方輿論的譴責總是直指中國人的意識與素養。文章開頭提到的兩篇「暖聞」,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指摘,那意思是,「好人多了才能解決中國的交通問題」。然而,意識也好,素養也罷,都需要有人來培養。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中共治下的各級部門都應該牢記這樣一句古話,即「子不教父之過」矣。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新年伊始,大陸交通事故不斷
去年大陸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万
趙鐵錘說新年大陸交通事故特別多
中國大陸交通事故成為中小學生傷亡主要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