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中華學人協會41屆年會圓滿完成

人氣 34

【大紀元2017年08月14日訊】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於8月4日至6日,在亞特蘭大圓滿完成第四十一屆年會。今年大會主題是「創新的21世紀:生技醫療,循環經濟與科技教學國際研討會」。本次會議提供了一個平臺讓國際學者在上述三個領域做交流並且能延伸各項研究,並讓協會會員和僑界人士分享專業知識與個人經驗。

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第四十一屆年會以八月四日星期五的歡迎晚宴揭開序幕。協會由中華民國於美國東南區的產經業界與學界菁英所組成,四十一年來,致力於聯繫美臺學人,促進兩地學術交流,並從事國民外交,服務廣大僑界成員。晚宴初始,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的黃喜玲會長首先代表協會,歡迎與感謝駐亞特蘭大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劉經巖處長、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的游慧光組長,以及大會所有講員及分別來自喬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北卡州、南卡州、德州與佛羅里達州各會員的參與支持。劉經巖處長作為晚宴主要嘉賓更隨後致辭,肯定中華學人協會舉辦學術研討會來回饋社會與支持政府的努力與成就,最後祝大會成功圓滿。

年會的正式會議在8月5日(星期六)早上由會長喬治亞關奈特學院黃喜玲博士致歡迎辭並介紹本次大會主題、專題演講的學者專家與青年學者,以及感謝政府與各社團的贊助。接著駐亞特蘭大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劉經巖處長致辭說,臺灣需要提高科技發展與促進經濟成長,學人協會是學者匯聚之處,而且今年年會的主題正能提供平臺做非常有意義的臺美交流,希望與會者專家都能貢獻所長幫助經文處與臺灣。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游慧光組長亦蒞臨並致辭說明科技部配合政府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以創新驅動臺灣下一世代產業成長動能,包括亞洲•矽谷、生技醫藥、智慧機械、國防航太、綠色能源、新農業與循環經濟。隨後會長黃喜玲博士介紹本次大會的主題和專題演講者。

會議由生技醫療組的演講正式開始。首先GeneCure生物科技總裁董耀宗博士講「生物科技經驗談」。董博士以親身經歷報告了創辦生物科技公司的經驗和收穫。董博士先前任教於匹茲堡大學,在十八年前毅然放棄教職,創辦了Gene Cure生物科技公司,用基因轉移技術發展防治病毒感染疾病。董博士生動地解釋了生物科技公司如何從動物實驗一步步發展到三期臨床試驗,才能得到聯邦食物藥品管理署(FDA)的核准上市。藉由董博士精彩演講,大會聽眾受益良多。董博士的公司目前正從事臨床試驗,藉疫苗防治愛滋病病毒帶原者發病。

接著愛默蕾大學趙熙鐵博士(Dr. Hee Cheol Cho)發表「基因轉移再造心臟節律自動器」,報告了他對治療心律不整的尖端科學研究。目前治療心律不整的方法主要是靠安裝機器節律器。這種治療每隔若干年就要開刀換節律器電池。趙博士的研究是藉基因轉換的技術,將少部分的心臟肌肉細胞演變成節律發動細胞。趙博士的研究得到了美國國家衛生署的強烈興趣,現正將動物研究成果做臨床試驗。大會聽眾都對趙博士的研究深感興趣,祝福他臨床試驗成功,以造福人類。

最後愛默蕾大學的管家義博士談「腦-機界面的運用於脊髓傷害復建」。管博士說明脊髓傷害常會造成病人癱瘓。雖然腦筋意識清楚,但卻無法指揮脊椎神經和肌肉。管博士介紹最新醫學研究,運用“腦-機介面”(Brain Machine Interface) 來幫助脊髓傷害病人重新恢復行動。管博士深入淺出地介紹這種技術的原理、動物實驗以及最新研究能讓四肢癱瘓的脊髓傷害病人重新用自己的手來進食。管博士精彩幽默的演講深受聽眾好評。

在循環經濟講座方面,喬治亞關奈特學院的戴傑森(Dr.Jason Delaney)博士首先談及隨著人口增長,資源過度消耗。戴博士以三個學校做研究,來看資源過度消耗的解決方法,結果發現金錢補貼雖然有效但卻是無法持久;其他資訊與鼓勵的方法成效雖然比較小,但是可以更持久也更便宜。第二位講員是來自喬治亞州立西南大學的史菲利(Dr.Philip Szmedra)教授,談及循環經濟是傳統線性經濟(製造,使用,處置)的替代品,意指盡可能長時間地使用資源,在使用中從中提取最大價值,然後在產品和材料使用後,回收和再生產,直到使用壽命結束。

科技教學講座方面有溫斯洛大學的艾瑞克畢伯爾生物博士(Dr. Eric Birgbauer),喬治亞州立西南大學的蓋瑞費雪心理博士(Dr. Gary Fisk),以及喬治亞關奈特學院的尼亞康大眾傳播博士(Dr.Niaz Khan)在此時段發表。畢伯爾博士談到科技教學的重點是要吸引學生注意力,他如何用不同的apps讓學生可以用4D 觀察生物細胞化學反應,以及讓學生在virtual lab做實驗。 費雪博士討論了很多教授缺乏有效的運用 PowerPoint讓學生更投入。他建議教授不應該用過多文字,而是圖文並用,且只提要綱,然後在課堂與學生更進一步討論。康博士也提到用virtual reality 及YouTube 讓學生練習口語表達技巧。

在藝文講座方面,北卡羅來納州杜克大學的洪國鈞教授的演講題目為「王童電影中1949的再現」,以王童導演的電影為例,介紹臺灣電影的發展與1949年後的臺灣文化史。從1956年臺灣於國府遷臺後的第一部電影,「黃帝子孫」,1989年的「香蕉天堂」,1995年的「紅柿子」,至2015年的「風中家族」,洪教授娓娓道來1949以後臺灣人的失根、尋根、扎根的變化過程,以及臺灣人對「國與家的關係」之概念變化。

接下來的亞特蘭大藝術學院王泰安教授,則談太極陰陽概念在國畫中的運用。他從臺灣的歷史開始引入,首先介紹了國畫中所展示的太極的黑白及其黑白的各種濃淡關係,接着介紹了國畫中的反透視圖概念,

今年的青年學者講座由林育茹博士來擔任主持人,他們共錄取了4位講者並頒獎獎學金,其中3位來自喬治亞大學 (University of Georgia),目前都在攻讀博士學位,分別是:公共行政系的林俞君,美術教育系的李知音,及教育科技與設計系的曾聖翔。另外,目前在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蕭孟昌博士,也參與了此次的講座。

接下來的輔導座談會,首先駐休士頓經文處科技組游慧光組長向青年學者介紹政府新推出的「博士創新之星計畫(the Leadership Entrepreneur Aspire Pioneer Program, 簡稱LEAP Program)」以及「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the Leaders in the Future Trend Program,簡稱LIFT Program)」。駐亞特蘭大經文處經濟組戴素琳組長也介紹了Contact Taiwan的網頁,幫助青年學者媒合臺灣的工作機會。另外四位學者專家(許渝生博士、陳美蘭博士、梁越昇博士、洪延康博士)熱情分享他們的職場經驗給青年學者,其中喬治亞理工大學的梁越昇教授鼓勵青年學者在二、三十歲時應該先定下人生的長期計畫,就是在退休時希望在什麼樣的位置、榮譽、成就下退休。

8月6日(星期日)的醫學專題講座則開放給社區,這也是多年來協會與亞城居民共同交流的管道之一。星期四上午的健康講座,同時開放給華人社區僑界聽眾參加。本次講座邀請到了三位極優秀的講員。首先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校區的陳幼輝博士,一開始舉證歷史上知名的政治家,由於不注意高血壓隱形殺手的危險而死於併發症腦中風,接著用他三十多年研究的經驗,替大家講解了高血壓形成的原因和廣泛影響及藥物治療的原則。劉捷醫師講解了糖尿病的病因和治療原則,並特別提醒大家當膽固醇高時,更要註意保持血糖指標的嚴格控制,才能避免糖尿病的諸多嚴重後果。最後喬治亞州立大學的陳美蘭博士教會了大家許多實用的居家簡易但有效的運動,包括靠墻的拉筋正脊椎運動,並邀請何智達夫婦現場示範相互擲球和接球,鍛煉手指並用協調,使得現場反應熱烈。

年會晚宴8月5日(週六)在煲煲好餐廳舉行。晚宴司儀蕭毅堅博士與李崢嶸先生主持,首先介紹貴賓,包括有駐亞特蘭大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段臺銓副處長,經濟組戴素琳組長,僑教中心傅僅玲主任,駐休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科技組游慧光組長,僑務諮詢委員何智達醫師,陳獻士僑務諮詢委員,陸復泰僑務顧問,王德僑務委員,王祥瑞僑務委員,美東南玉山科技協會,亞特蘭大華人獅子會,美東南區北一女校友會,中華總會,臺美醫師公會等。晚宴中黃喜玲會長再次感謝年會的政府單位與個人贊助者,並頒感謝狀給經費支援單位,也特別感謝今年所有工作幹部的幫助,使得各項活動能順利完成。最後會長黃喜玲博士將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印信交給喬治亞州立西南大學吳珠菊博士,吳博士並致辭謝謝大家,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下屆的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何婉麗整理,黃喜玲修改報導) ◇

責任編輯:郝莉

相關新聞
美東南中華學人協會舉辦年會
美東南玉山科技2013年會
中華學人協會召開38屆年會暨研討會
中華學人協會第39屆年會研討創新、休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