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資人才待孵育 文化部整合30校推學程

文資院將滿二周年,30所大專院校、計44項課程,22日在台中文化創意園區推出聯合成果展,圖為臺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高階修復學程」展。(黃玉燕/大紀元)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文化資產日漸凋零,文資保存修復人才待培育,文化部文資處於104年8月正式成立「文化資產學院」,整合各大專院校與民間團體的文化資產資源,開設各類學程,培育基礎人才,分設「教學群組」、「產學群組」及「研發群組」,兼具知識性、實務性、文化性等多元課程。

文資院將滿二周年,30所大專院校、計44項課程,22日在台中文化創意園區推出聯合成果展「出初」,為第一期計畫「孕育」的延續,各校呈現出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亟待保存、修復、推廣的重要性。

第二期計畫「原住民文化資產」課程,由中正大學設計「台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保存與發展」學程,安排學生到部落野調查,培養相關文資採集人才。東華大學開設「台灣南島民族文化資產學程」,介紹南島語族諸族群中台灣原住民族及其山海文化的特色,著重於原住民族的生活美學,包括社會階序、價值與宇宙概念、技藝及語言與信仰表現。

「文資修復教育」類,由台北科技大學開設「紙質修復與預防性維護學程」,蒐集並研究台灣紙質材質與相關畫材,進行文物紙質材質檢測,並建立修復資料庫,期望學生學成後,能夠執行基本之修復與維護工作。

台灣師範大學「文物保存高階修復學程」,希望培育具備修復理論背景與實務操作經驗的修復師,同時結合該校美術系文物保存維護科技博士班課程,並增聘國際專業師資來台,培養具科學學識與文保技術之修復人才。

「文資學程教學」類,參與教學、產學、研發群組等學校,共同提供各項課程紀錄與成員作品,如3D列印文化資產建築模型、文物修復工具,及運用民俗文化、技藝等元素所設計之作品等。

責任編輯:羅令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