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澳洲生育专家Genea系列文章三】

Genea獨家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多支持

人工輔助生育專業機構Genea助您早日心想事成(Genea提供)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8年01月12日訊】對於許多人來說,試管嬰兒(IVF)技術是個需要花費大筆費用的漫長旅程。人工輔助生育專業機構Genea的科學家開創的新治療方法或有助於提高受孕成功率。

澳洲科學家們在IVF治療方面取得突破,即優質胚胎增加了46.7%。這一前沿技術可讓胚胎在培養皿中不受打擾的生長五至六天,這個過程使胚胎被植入子宮前在模仿母親體內環境的情況下生長。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的過程。

人工輔助生育專業機構Genea的科學家帶來一種新版本的培養液——更接近於在人體內部環境——與獨家的定時拍攝孵化器結合使用時,對每個週期獲得的優質胚胎數量有顯著影響。

一項自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期間,對1200位澳洲父母和6000枚胚胎的研究顯示,與傳統的培養方式和媒介體質相比,新的培養液和孵化器結合使結果增長了46.7%。

歐洲、日本、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的國際診所都在努力掌握這個新系統。

這一新的媒介體質可被用於胚胎生長的所有階段——令其生長時不受干擾且降低暴露的不利因素。

定時拍攝孵化器意味著科學家不用再將生長中的胚胎從它們最適宜的環境中取出以便檢查其生長情況。

在Genea的Geri孵化器中,每個家庭的胚胎都住在它們自己獨特的房間裡——與傳統的胚胎生長空間有很大區別——所有的治療週期被一起進行,意味著當一個胚胎需要培養生長時,所有的胚胎都被打擾了。

Genea的醫療總監Mark Bowman表示,研究顯示新的治療系統可以讓澳洲和全球有更多的寶寶誕生。

Genea提升懷孕成功率有技術保障。(Genea提供)

“公平地說如果患者有更多的可用胚胎用於移植或冷凍,那麼很可能我們可以從每次的卵子蒐集中獲得更多的寶寶。(這個)禮物給患者帶來大筆費用和情感上的益處,為政府節省了開支。”Bowman副教授說。

令Genea引以為豪的主要成就到底有哪些,現在就去了解一下。

*可隨時觀察胚胎成長的App

應用程序Grow(成長)以全新科技方式讓你與寶寶的第一次見面清晰生動。使用試管嬰兒技術的夫婦們登錄應用程序後,可以看到他們的胚胎在孵化器中的影片與照片。

*常規第5天胚胎移植

Genea是澳洲第一個引入常規第5天胚胎移植的診所。胚胎生命的第3天到第5天至關重要,讓胚胎在實驗室中的生長期長一點,可以確定哪些胚胎具有最高的發育潛力並提高成功率。

*單細胞移移植

Genea是澳洲首個引入常規單細胞移植的輔助生育機構。雖然許多診所轉移了一個以上的胚胎,以提高成功率。我們的技術可以達到只移植一個精心挑選的胚胎就可以獲得高成功率。

*Gavi 新一代自動化玻璃化冷凍儀器

Genea於2006年2月開始採用玻璃化冷凍(Vitrification)方式來代替對胚胎、卵子和精子的舊式冷凍方式。是澳洲首家使用該技術的機構。大大提高了解凍胚胎的存活率。

一直以來,不論在冷凍任何細胞的過程中,最怕的就是細胞內的水分形成體積較大的冰晶,而因此破壞了細胞內的胞器、紡錘體或細胞骨架,進而影響細胞正常功能,嚴重時會使細胞無法存活。

玻璃化冷凍技術是利用高濃度的冷凍保護劑,在短時間內置換掉細胞內的水分,接著以非常快的速度(約2000℃/每分鐘)進行降溫,使細胞內的液體變成類似高粘稠、高濃度的玻璃化物質,來減少冰晶所造成的傷害。

Genea最近推出了世界首創的自動玻璃化冷凍設備,通過自動化過程的關鍵部分進一步提高胚胎存活率,旨在減少人為錯誤和過程中的變化。

*特製孵化器Geri

由Genea的生育專家設計和製造的Geri是一個最先進的孵化器。是Genea的獨家所有。它為您的胚胎提供所必需的最佳環境。除此之外,在胚胎發育成長的五至六天關鍵期內,Geri還可以給你的胚胎提供“私人空間”。每個“私人空間”都配備有高清攝像頭,全天候缩時攝影為科學家提供你的胚胎發育的寶貴信息,減少胚胎受到的干擾,並幫助Genea最大程度選取受孕率最高的一個。

*Genea 培養基 Gems

Genea的科學家20多年來一直在開發和提煉可以使胚胎生長的培養基。如今,在全世界各地的600多家輔助生育機構都在使用Genea的培養基來培養胚胎。

2013年,Genea通過嚴格的臨床試驗開發了下一代這種重要配方(Gems®)。Genea近期開發並發布了一款系列培養基——特別為Geri孵化器設計的,它可以幫助你珍貴的胚胎在實驗室中花費五天時間在相同的液體中不受干擾。

以上或許就是為什麼有十分之八的患者都表示當初應該早點來Genea的原因了。希望你也能抓住時機,早日為人父母,為自己的幸福人生畫圓滿一筆。

(工商稿)

責任編輯:莊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