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另類療法

香道雅集之篆香(1)

篆香在中國古代又稱為香篆、印香、香印。它是中國古代運用最廣的一種熏香方式。詩曰:

夜坐 (宋)黃庚

香篆煙銷夜氣清,篝燈開卷遣閒情。

半窗月落梅無影,三徑風來竹有聲。

樂道何須圖富貴,讀書元不為功名。

白雲滿榻便高臥,欹枕詩成夢不成。[1]

此詩講的是夜晚讀書前先製作一爐篆香,以馨香伴讀的情形,並表達了詩人淡薄名利的志向。

「吉」字篆香與篆字銅模。(圖片由朝暉提供)

現代的篆香字模普遍用金屬的,是因為現代人不相信也不講究五行相生相剋之理。由於五行中金剋木的關係,所以古人所用的篆香字模都是木質的。據宋. 洪芻《香譜‧香篆》及《香譜‧百刻香》記載:「(香篆)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為篆文,燃於飲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徑者。」「﹝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準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晝夜已。」從洪芻的記載中我們還可知曉,特定的篆字模製作的篆香既可以用來計時,又可以達到熏香的效果。

現代人普遍認為古人禮佛均用線香,其實在唐代,用篆香禮拜神佛也很常見,詩曰:

向彌勒佛敬香。(圖片由朝暉提供)

題病僧寮 (唐)鄭遨

佛前香印廢晨燒,金錫當門照寂寥。

童子不知師病困,報風吹折好芭蕉。

憶登棲霞寺峰 (唐)李紳

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餘。紗燈耿晨焰,釋子安禪居……(以下略)

題靈山寺行堅師院 (唐)許渾

西岩一徑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覺遙。

龍在石潭聞夜雨,雁移沙渚見秋潮。

經函露濕文多暗,香印風吹字半銷。

應笑東歸又南去,越山無路水迢迢。

以上三首詩都是講在唐代的寺院中用篆香敬佛的例子。而且從唐朝至清朝,上朝前必有專門的香官用大型的篆香器具製作篆香並點燃(一般均用各種香料調製的合香粉),使朝堂中香煙繚繞,莊嚴肅穆。詩曰: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唐)王維

絳幘雞人送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頸聯的大意是:一陽初升,大明宮外的石雕仙人,其托著承露盤的手掌影子隨著太陽的升起而移動;大殿中香煙繚繞,皇帝袞龍袍上的龍忽隱忽現。

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 (唐)杜甫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龍蛇動,宮殿風微燕雀高。

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在揮毫。

欲知世掌絲綸美,池上於今有鳳毛。

頸聯的大意是:退朝後,我帶著滿袖的香氣走出大明宮;到中書省寫詩時很有靈感,詩作字字都如珠玉。(未完,待續)

注釋:

[1]三徑:本是指古代文人雅士的家園有三條小徑通往外界,如前院、後院、側門之小徑。語出自漢‧趙岐《三輔決錄‧逃名》:「蔣詡歸鄉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求仲、羊仲從之遊。」後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晉‧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點閱【朝暉香道】相關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