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中共「豢養」傳銷殘害民眾

人氣 1117

【大紀元2018年11月21日訊】傳銷,在西方被稱為魔鬼推銷術,又叫老鼠會或金字塔詐騙。上個世紀90年代初傳到大陸以後,危害社會,所以1998年中共宣布停止在中國市場的傳銷活動。但實際上,近年來大陸的傳銷活動愈演愈烈,絕大多數傳銷組織已經轉變成了犯罪集團,打著「直銷」的旗號,從事犯罪活動。它們分布極廣、危害極大,極具暴力性,公然殘害民眾。

澎湃新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發現,2009年以來,以「天津天獅」名義進行的傳銷活動引發各類刑事案件2781例,除了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的案件,其它案件主要表現為非法拘禁、故意傷害、搶劫、過失致人死亡、故意殺人等,共導致155人死亡。

這僅僅是一個集團,就如此駭人聽聞。那麼,在整個大陸地區,或明或暗,到底有多少受害者?到底有多少人被殺害、被迫害致死?中共是不會去調查的。

中共是如何處理這麼大規模的傳銷犯罪呢?從那些累累血案可以看到,傳銷組織害死人了,卻大多只是因「非法拘禁罪」、「領導、組織傳銷活動罪」等等判個三五年,最多的十來年。當然,也有個別的傳銷成員因為直接殺人被判處死刑,但他所屬的傳銷組織首領卻不會因此而「償命」。

2018年9月28日,28歲的雲南青年張世才勒死傳銷看守王關平。一時之間,網絡沸騰了。他的行為受到廣大群眾的強烈支持,大家紛紛吶喊「正當防衛無罪」。但是,公訴人卻以「主觀上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造成了一人死亡的後果」要追究他「故意殺人」的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傳銷組織害死了人只是「非法拘禁」,而反抗傳銷組織卻是「故意殺人」。

中共這樣的做法,大陸民眾中有人看出了門道:中共的官方是在暗中支持傳銷,包庇傳銷組織,縱容其犯罪行為。

這樣的話,問題就出來了。對於危害社會、殘害民眾的犯罪組織,中共為什麼對它們如此「關愛有加」、「網開一面」?對於它們的犯罪活動,中共為什麼總是「視而不見」?

不少人都認為,這是中共司法腐敗,執法不嚴的原因。

因為在中共的治下,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司法機關被中共嚴格地控制,不能獨立地行使自己的權力。

下屬向上司行賄,民眾向官員行賄,是人人都知道的「潛規則」。

這樣的場景很常見:當一個傳銷的受害者逃到警察身邊報警時,追趕和監視他的傳銷犯罪組織成員站在一邊不走,一點也不害怕。可想而知,如果嚴格執法的話,這個傳銷組織還能不被「一窩端」了嗎?

這是一個原因,但問題有這麼簡單嗎?其實傳銷犯罪活動如此猖獗,是中共有意「豢養」的。下面簡略地做個分析。

(一)攫取民眾的財富。

眾所周知,中共為了嚴格地控制大陸的方方面面,建立了龐大的官僚體系,其中包括中共的各級黨組織和半官方的社會組織。為了維持它們的正常運轉,必須有大量的開支。但中共是極權統治,中央嚴格地控制著整個大陸的經濟命脈。做為中央來說,聚集了巨量的財富;但地方財政上總是出現赤字。

正因為這個原因,地方才千方百計地橫徵暴斂,搜刮民眾財富。「公、檢、法」等司法機關搞「創收」,不是什麼新鮮事。等一個傳銷組織犯罪積累的財富達到一定程度後,公安部門才出手搶奪,也就是所謂的「偵破案件」了。當地政府又多了一筆不菲的「收入」。老百姓稱之為「放水養魚」。

(二)有利中共的統治。

正常的治國以太平盛世為目地,但中共不是。它擅長以亂治國,在「大亂」中「大治」。國際上,它搞「紅色輸出」,攪亂世界,使他國民眾生靈塗炭。又與鄰國為敵,讓國內民眾生活在戰爭的恐懼之中;在國內,發動各種殘酷暴烈的運動,使民眾生活在紅色的恐怖之中。

「親傳親,鄰傳鄰,傳銷專坑自己人」。傳銷犯罪活動,讓親情、友情、鄰裡之情、夫妻之情等等受到重大損害。讓人更加自私,人與人之間更加冷漠,甚至是仇恨。社會成為一盤散沙,這正是中共所需要的。中共費盡心機,就是怕民眾能團結起來,對抗它的邪政。

對於一切不是中共或者中共所控制的組織,中共都要解散、剿滅。比如各種宗教組織、氣功修煉團體,甚至是旅遊、書法藝術和體育等等組織。

(三)加速民眾道德墮落,引導其走向毀滅。

我們知道,紂王無道,武王伐之,這是天意。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做為普通的民眾,無德會帶來災難;而人類總體上出現道德崩潰的情況,大劫難就要來臨了。

傳銷犯罪讓人們更加目光短淺、崇尚金錢、自私冷漠和道德墮落。《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指出,「共產主義因素瀰漫世界,造成人心魔變,直接排神、反神,這將使世人喪失被神救度的最後機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大陸傳銷犯罪活動的猖獗,決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司法腐敗問題,而中共利用其來殘害民眾,敗壞民眾道德,達到毀滅民眾的目的。#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傳銷活動在中國為何屢禁不止
就業難 湘百大學生失蹤 疑被傳銷組織所控
【網聞】論中國最大傳銷組織的倒掉
中國傳銷行騙盛行 手段不斷「翻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