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優秀論文「爭相出國」 超9成發國外期刊

人氣 2868

【大紀元2018年09月19日訊】「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國外,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國內」,大陸科技期刊被指處於尷尬境地,不過即使爭相在國外發表的所謂一流和二流論文也鬧出撤稿醜聞。

據《科技日報》9月18日報導,大陸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在北京的一個會議上披露,大陸科技期刊形成了一個怪圈:期刊水平不高造成論文外流,論文外流造成期刊水平下降。

《科學通報》主編高福院士承認,「近30年來,我國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發於國外期刊。」

相關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學者在全球SCI期刊發文32.24萬餘篇,但在中國SCI期刊發文2.24萬餘篇。發在國外SCI期刊的有30萬篇論文,占比93%以上;發在國內的占比僅6.9%。

報導稱,截至2017年底,在大陸,中文科技期刊有4599種,占科技期刊總量的91%。

業內人士分析,中文科技期刊總量可觀,但發展滯緩;同質化嚴重;如,以「大學/學院名稱+學報」命名的綜合高校學報有519種,占比11.29%,刊名和內容都存在同質化問題。分析表示,大陸科技期刊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整體較弱。

目前,大陸的期刊和論文都在數量上稱大。

《科學美國人》曾發布調查文章稱,中國存在「論文工廠」,只要花錢就能將名字掛到該機構批量生產的論文上。該雜誌最先識別的100篇涉嫌抄襲的論文中,24篇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另外17篇的科研津貼來自其他中共政府部門。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前副校長施一公在今年「兩會」期間也稱,論文和科技實力是兩回事。

他表示,各個單位,不論是晉升還是考量績效,都把專利、發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數和文章所發表雜誌的影響因子作為標準,這一風氣愈演愈烈。而這幾個核心的科技評價指標——文章數量、論文引用率、雜誌的影響因子,都可以人為地提高。

他說,各個學校、單位都辦了雜誌,想要提高影響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響因子」自然也就高了。在中國這樣的國家,想要把這三個指標做上去是易如反掌。

對此,天津市西青區網友「wxycloudy」表示,「國內期刊基本都是收費產業,基本沒有什麼有意義的論文;影響因子太垃圾!」

網易甘肅省蘭州網友「42.94.*.*」說,「國內期刊發一篇要花幾萬塊錢,有價值的論文誰願意花這個錢啊?願意花這個錢的都是沽名釣譽之徒,連論文都不是自己寫的。」

福建省泉州「有態度網友07rS6U」說,「中」字開頭的幾家期刊,在大部分學校,都抵不上一篇2區的SCI。就連北大核心期刊,錄用後都要排刊一年多。都是被逼的出國。

在大陸,不僅是期刊水平下降,論文外流的問題,還有論文造假氾濫成災的問題,包括發在國外期刊上的論文。

中國學術論文被國際刊物或出版社撤銷早已屢見不鮮。世界最大學術出版機構之一的施普林格(Springer),2017年4月曾發表一個撤稿聲明,宣布已撤銷107篇來自中國的學術論文,創下了正規學術期刊單次撤稿數量之最。2015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所撤銷的43篇論文中,41篇產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在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所撤銷的64篇論文,絕大多數也來自中國;10月,國際出版巨頭愛思唯爾在旗下5種雜誌中撤銷的9篇論文,則全部來自中國。

遼寧師範大學教授木然曾刊文表示,大陸學術造假每年都成批地出現,有的被發現,有的沒被發現,發現的是偶然,不被發現的則是大多數。

責任編輯:張菁山

相關新聞
中共科技大獎一參與者曾被終身禁止發表論文
大陸論文和科技實力是兩回事 垃圾文章太多
《自然》撤回質疑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論文
華人學術會年會聚焦人工智慧 徵年會論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