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冠宇:公民外交助臺返世衛

人氣 386

【大紀元2019年10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波士頓報導)在10月4日晚的中華民國108年國慶酒會後,姜冠宇醫師略顯疲憊地笑言,成果還不錯。他專程從臺灣飛來,向來賓們介紹上個月在臺灣成立的「世衛外交協會」。

2017年以來,臺灣連續3屆沒有受到世界衛生大會(WHA,World Health Assembly)邀請。「重返世衛」日漸成為臺灣政界、民間的重要議題。今年9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療科主治姜冠宇醫師發起「台灣世衛外交協會」,希望集合多領域力量,以「公民外交」的形式,突破外交困境。

臺灣醫療品質高

談到臺灣的醫療,姜冠宇說,臺灣的醫療品質優秀,能為世界衛生帶來獨特貢獻。

他談到,儘管世界衛生組織(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不承認臺灣的地位,但是實際上許多國家會來臺灣學習防疫經驗。例如,史瓦帝尼人來學習防治瘧疾的經驗,因為臺灣早已消滅了瘧疾。同時,臺灣根絕風濕熱的經驗和政策也值得還在受這種流行病困擾的國家學習。

姜冠宇還談到,臺灣的外科技術與韓國、日本齊平,並且樂於為寮國及其它東南亞國家訓練外科醫師。臺灣對肺結核、流感的防治,以及疫苗生產力,一直吸引別國前來交流。臺灣提供的醫療衛生幫助(例如幫助索羅門改善水源),也為當地人所銘記。

「如果把臺灣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之外,很多國家會斷絕這種信息。」姜冠宇說。

他還談到,中國政府有隱藏疫情的歷史。而臺灣的醫療工作則很透明。另外,臺灣在輸出醫療衛生的同時,也不會藏有惡意目的。

公民外交

2018年,臺灣被WHA排除的第二年,臺灣社會運動人士便開始在會場外組織創新展。當時,姜冠宇亦在現場從事導覽工作。今年,姜冠宇曾協同更多領域專業人士,到日內瓦舉辦創新展。隨後,他於9月8日發起成立了「台灣世衛外交協會」。

據以往報導,臺灣聯合國協進會前副理事長、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在協會成立當天到場致詞。該協會由醫療從業者、設計師、翻譯、國際關係、社會學等諸多領域人員組成。

「這次用盡了我所有的人脈。」姜冠宇笑言。

他說,協會的長遠目標是讓臺灣重返世衛,但其眼光又不僅僅是世界衛生組織的體系。他更希望通過這個NGO組織從事「民間公共外交」,與各國的NGO加強聯繫,為台灣尋找機會。協會計劃在今年底開始舉辦一系列研討會,聯絡更多團隊和贊助商。

談到從事民間外交事務的感受,姜冠宇感慨:「非常辛苦,非常辛苦。」他理解政府資金有限,因而提倡自己尋找資源與合作團隊,尋求合理的經營模式。另一方面,在各國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他也看到歐美僑胞的團結,因而呼籲更多臺灣人加入公民外交的事業。

「一開始要有人往前衝,後面的路才能走得越來越寬。」姜冠宇說。◇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美10議員提案 支持台灣重獲世衛組織觀察員
台灣「被缺席」世衛疫苗會議 蔡英文抗議
中共阻台灣參加世衛疫苗會議 醫界抗議
民團發起群募計畫 力挺台灣參與WHA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