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哈佛台灣藝術季開鑼 主題為「揭幕」

人氣 200

【大紀元2019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劍橋市報導)11月16日下午,以「揭幕」為主題的首屆哈佛台灣藝術季在哈佛Richard Susan Smith學生中心藝術角舉辦招待會。本次展覽由哈佛台灣同學會主辦,展出時間為11月13日至22日。

藝術家們分享他們的創作思路。右起:涂豐恩、劉家樑、甘泓儒、王其萱、施博堯。(劉景燁/大紀元)

展覽現場以台灣建築常見的鐵皮浪板為主要元素,串聯起與台灣相關的各種作品,包括歷史圖片、流浪貓、繪畫、建築設計及抽象作品。5位創作者涂豐恩、劉家樑、甘泓儒、王其萱、施博堯到場與觀眾分享他們的創作心路和台灣情懷。

劍橋合唱團到場表演快閃合唱。(藍凡耘提供)

此外,主辦方還播放林佑學導演的藝術短片「垃圾山水」,並邀劍橋合唱團到場表演快閃合唱。

融合多樣風格

藍凡耘、施博堯(右)為麻州商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副部長范文南(中)介紹本次展覽。(劉景燁/大紀元)

本次藝術季總召藍凡耘說,籌備組從今年初開始準備這個展覽。今年1月,他看到甘泓儒包含東、西方元素的畫作,因而想要為台灣藝術家搭建平台,向更多人展示他們的創意。

藍凡耘談到,籌備組花了很長時間才確定了「透明的鐵皮浪板」這個場地元素。這些浪板既帶有台灣的風情,又把不同風格、不同媒介的作品串聯在一起,帶來了視覺的一致性。

談到展出作品的多樣性,藍凡耘說,這就像台灣的歷史,有不同的勢力和文化摻入進來,而又融合到了一起。「看起來不相關,但是放在一起,這就是台灣啊。」他說。

創作者談心路

這些展品的5位創作者談到了他們的創作思路。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涂豐恩談到,他主要研究歷史,畢業論文與亞洲的香料有關。他帶來了有關台灣的歷史圖片,以及多種香料精油,吸引不少觀眾在周圍聞香。涂豐恩說,他現在在圖書館工作,同時創辦了網絡媒體「故事Story Studio」,希望把台灣文化帶向美國。

劉家樑(左)為經文處處長徐佑典介紹他的流浪貓照片。(劉景燁/大紀元)

劉家樑的作品是一組台灣街頭流浪貓的照片。他說,雖然居民喜歡貓,但這些流浪貓有時也會帶來健康憂慮。他有個朋友在台灣街頭騎摩托車時,為了閃避突然出現的貓,撞到了別的車上,受傷進了醫院。

甘泓儒帶來了一組表現鮮花的油畫作品。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的他說,其許多畫作中都蘊含著自己對台灣的情懷。

建築設計師王其萱說,在美國日久,她對台灣的記憶已經模糊。因而她的作品會以抽象的符號、材質來展現這種模糊的回憶。

施博堯同時是本次展覽的策劃人之一。他為觀眾介紹他的建築設計作品。右為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夫婦。(劉景燁/大紀元)

另一位建築設計師施博堯談到了他對一些現有建築的創新方案。他帶來的一個建築模型嘗試改造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宿舍,連結學習和生活的區域;還有兩個模型分別模擬改造蘇州園林和台灣松山車站,試圖讓這些區域更為公開、有活力。

當天,麻州藝術和設計學院(MassArt)藝術史教授嚴守智到場分享了他對本次展覽和台灣藝術的看法。他談到,近代歷史上,清朝、日本、中華民國都在台灣留下了足跡,構成了台灣的多元圖景。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佑典及各官員、麻州商業發展和國際貿易副部長范文南皆到場觀看展覽。范文南還談到,當前香港人的抗爭體現了自由的寶貴。「沒有自由,我們就沒有藝術;沒有自由的思想,我們就沒有藝術。」他說。◇

責任編輯:馮文鸞

相關新聞
《金鋼犀牛》現身義大利 台灣藝術國際放彩
順天典藏回台 重建台灣藝術史跨出一步
台灣日本雙藝術家 漆藝交流展精采登場
2020台灣燈會    台中公園水燈先起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