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渦旋小貼士:南極人士談如何保暖

人氣 1139

【大紀元2019年02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綜合報導)本週,極地渦旋給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帶來極端寒冷的天氣。多地超低氣溫導致至少12人死亡,如何保暖自然成為大家關心的話題。

在伊利諾伊州的卡羅爾山(Mount Carroll),週四(1月31日)早上氣溫低至零下38華氏度(約合零下39攝氏度)。在明尼蘇達州柯頓(Cotton),氣溫低至零下56華氏度(約合零下49攝氏度)。那麼在如此酷冷的天氣中該如何保暖呢?

在如此酷冷的天氣中該如何保暖呢?圖中為2019年1月31日布魯克林中心的行人。(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來自南極最大的科學研究中心麥克默多站(McMurdo Station)的燃料運營商喬納森·福斯特(Jonathan Foster),通過「今日美國」(USA TODAY)分享了他的一些最優先注意的安全提示——這是他在南極零下40華氏度(約合零下40攝氏度)的風寒中得到的經驗。

穿戴技巧

福斯特說,穿多少層是「暖」冬的關鍵。他建議貼身穿透氣的內衣,以便將熱氣排出體外,否則在低溫下出汗會讓你更冷。

穿多少層是「暖」冬的關鍵。福斯特建議穿貼身透氣的內衣,以便將熱氣排出體外。否則在低溫下出汗會讓你更冷。此為示意圖。(Stuart Franklin/Getty Images)

「接下來要穿保暖層,以保持體內熱量,這非常重要,」福斯特說。

「除此之外,尤其是在寒冷的風寒天裡,要穿一層擋風的衣服。如果沒有擋風層,你會覺的被風一吹就透。

福斯特說,要戴連指手套(中國東北稱「手悶子」),不要戴(分指)手套,因為手悶子不會分開手指,可以攏住體熱。

福斯特說,要戴連指手套(中國東北稱「手悶子」),不要戴(分指)手套,因為手悶子不會分開手指,可以攏住體熱。圖中為2017年2月17日加拿大溫哥華冬奧會上的連指手套。(Kevork Djansezian/Getty Images)

穿襪子時也要確保襪子不會影響腳部血液循環,否則,會讓你感覺更冷。

接受天冷的事實

福斯特說,「真的很冷的時候,你必須在心理上接受天氣變冷的事實。(至少)不會冷到零下75度吧,今天是晴天。」圖中為2019年1月31日布魯克林中心(Downtown Brooklyn)的行人。(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心態也會起到防寒的作用。福斯特說,「你要接受它,這是我早期學到的東西,」

「真的很冷的時候,你必須在心理上接受天氣變冷的事實。(至少)不會冷到(零下)75(華氏)度吧,今天是晴天。」

要暖和——不要只是停留在「想」,福斯特說,要提前做好計劃,確保在外出時有適當的保護措施。

「當氣溫變得非常極端時,可能會很危險,」福斯特說道,「這就是為什麼要提前思考,提前做好準備。」

「不要冒險,不要承擔不必承擔的風險,這很重要。」

了解自己的極限

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什麼時候對自己來說已經太冷了,這是福斯特在南極洲生活時學到的另一課。圖中為2019年1月31日紐約街頭的行人頭部保護措施組照。(JOHANNES EISELE,SAUL LOEB,JOSHUA LOTT,ANGELA WEISS,LARS HAGBERG,MARTIN OUELLET-DIOTTE/AFP/Getty Images)

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極限——什麼時候對自己來說已經太冷了,這是福斯特在南極洲生活時學到的另一課。

「能夠知道你的極限,並接受你的極限,」福斯特說。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個很大的挑戰。

「很多人認為,『好吧,我只是去趟商店,』所以他們沒有給車充足的時間來預熱,或者沒有穿足夠的層數。」

當看到全國各地報導的一些地區的最低溫度,福斯特提醒說,(這種氣溫)可能十分鐘就能凍傷你的手指,腳趾和耳朵。

「如果太冷的話,你要進屋裡暖和一下,完全值得這麼做,這是事實。」

福斯特說,「不要因為硬撐而凍傷身體某一部位,不值得這麼做,你是個人,這是事實。」

彼此關照

福斯特還說,在極端的氣溫下,你還應確保家人或社區成員的安全。圖中為2019年2月1日來自英國倫敦漢普郡(Hampshire)哈特利溫特尼(Hartley Wintney)的一群孩子在玩雪。(ADRIAN DENNIS/AFP/Getty Images)

福斯特還說,在極端的氣溫下,你還應確保家人或社區成員的安全。

「你要照顧好自己,但同時我們又都是社區的一員,」福斯特說。「留意周圍的人是很重要的。」

額外提示:如果你所在地區有取暖站提供給無家可歸的人,你可以在線或通過當地媒體找到它們。#

責任編輯:李寰宇

相關新聞
暴風雪加極地氣溫 紐約州長籲民眾勿輕視
東降暴雪西開櫻花 加拿大極端天氣將持續
華人房東:紐約州房屋新法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連鎖餐廳食品含糖過高 紐約市府將強制貼警告標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