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崛起背後隱藏社會與經濟危機

標籤:

【大紀元10月5日訊】(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特稿)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民眾的物質生活,比起毛澤東時代的確獲得改善。江澤民自一九八九年主政十餘年來,中國大陸也儼然成為世界最大新興市場,吸引無數鎂光燈聚焦。但大陸隱藏性經濟危機與顛倒的社會問題,更在在考驗十六大將上任的領導者,並且衝擊中共的政治體制。

中國大陸過去十餘年發展市場經濟產生的磁吸效應,引起經濟社會學者的研究與探討。藉吸引外資衝高經濟成長率,擴大影響力,沿海城市民眾平均收入攀升,北京申奧成功,上海積極爭取世博會,大力發展西部區域經濟,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情況下每年經濟成長率達到﹁保七﹂目標,都羡煞週邊鄰國甚至歐美大國,不過,在這些榮景背後卻存在讓中共領導階層睡不著覺的隱憂。

去年四月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因財政赤字問題,而有﹁赤字總理﹂風波。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今年八月北戴河會議上,更直指中共經濟領域存在十大隱患。隨著十一月中共十六大來臨,江澤民主政十三年的功與過,尤其是經濟與社會發展實況,勢必引起各方探討。

朱鎔基坦承大陸經濟面臨的困境包括有:行政命令及措施危害經濟領域;內需市場持續疲弱;產業結構改變,失業人口增加;農業、農民問題依舊;國有企業改革停滯;資金外流情況嚴重;銀行壞帳、不良資產比例高;證券市場長期缺乏有效管理;黨政部門非法設立小金庫;以及外債、內債問題多等。

就以失業率而言,隨著大陸工業科技化提升,產業結構變化,目前城鎮失業人口達三千萬人,每年新增就業人口多達八百萬人,但樂觀估計,每年只能安置四百萬人。另外,農村四億多的剩餘勞動力,不但影響農民生活水平,實際上也是中國大陸社會一顆定時炸彈。

同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陸資金外流,每天有二千萬元,九十年代中期,每天達到一億元以上,近幾年,每天更高達近十億元,迄今已有三千億美元被侵占、挪用及外流。

據悉,大陸銀行不良資產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八以上,四大國有銀行根本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百分之八資本金充足率;刻出席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年會的北京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說,中共當局已下令各銀行,在五年內,把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由現在的百分之二十三降到百分之十五。

美商標準普爾公司預估,目前中國大陸銀行不良貸款總值高達四千八百億美元,需斥資五千一百八十億元,也就是二○○一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藉以打消壞帳到百分之五。

而在財政赤字方面,一九九七年,中共財政赤字為五百二十八億元,而到二○○二年時,財政赤字高達三千零九十八億元,如此龐大的財政赤字,令諸如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戴園晨及胡少維等大陸學者憂心忡忡。

這些經濟及社會問題,如果遲遲無法改變或解決,勢必嚴重影響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與投資意願,而且還會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以及大陸民眾對政府與社會制度的信心和凝聚力。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楊啟先建議,中共應充分利用大陸加入世貿組織的機會,多方面擴大出口,繼續保持出口快速成長,使外貿順差進一步增長;另外也應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同時引導中高收入群體向新的消費領域傾斜。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令世人矚目,但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預言:﹁中國十年內將分裂﹂,他不看好大陸,反倒看好南韓,不管論點的準確性有多高,中共不得不面對高經濟成長表象下令人擔憂的經濟與社會衝擊,這些都將是十六大無法迴避的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城市鄉村收入相差六倍
中國煤炭:生命換來的工業
【紀元專欄】張耀杰:中國經濟中的廉價生産與灰色交易
中國經濟「畸」蹟? 瑞土學者提警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