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醫學獎得自線蟲基因解密研究

人氣 26
標籤:

【大紀元10月8日訊】(法新社巴黎八日電) 全身透明纖細只有一毫米長的線蟲,喜歡以半枯的蔬果或土壤為家。但可別小看了牠,人類與牠居然有許多基因是相同的,有朝一日,人類可能還要感謝牠的救命之恩呢。

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這種蠕動緩慢的土蟲,已成為二○○二年諾貝爾醫學獎的間接得主了。共同獲獎的英國籍布瑞納與蘇斯頓,以及美國籍霍威茲三人,揭開線蟲基因的奧秘,此一結果可望為人類帶來增進健康的福祉。

原來線蟲的許多基因與人類的一樣,因此了解線蟲DNA的運作情形,便可明白人體的一些奧秘。蘇斯頓說,線蟲就像縮版的人類,只要看看形成線蟲肌肉的基因,就可直接了解形成人類肌肉的基因,因為它們一模一樣。他與研究同僚花了十五年才將線蟲的基因組序列解開,在一九九八年公佈的這項成就,獲得科學界的一致喝彩。

任教於劍橋大學的布瑞納早在一九六五年便賦與線蟲歷史地位。他說線蟲讓科學家對基因有了宏觀的認識,從單一受精細胞發展成組織與器官,到最後成蟲。

體積小而全身透明的線蟲,生命周期短,但生長容易,可藉顯微鏡檢視,這是最大的利基,因為其他的研究對象如老鼠、猴子或人類等都太複雜了。

線蟲總共九百五十九個細胞中每一個都有六個染色體,其中包含約二萬個基因,這個數目令人驚訝,因為比線蟲複雜得多的人類,也不過含有三萬個基因。線蟲的基因有三分之一以上都可在人體內找到,這個發現為遠古時期人類與蟲類是共同祖先的理論提供佐證。

布瑞納花費許多年工夫才說動其他科學家對線蟲產生研究興趣,如今這個研究計畫已如滾雪球般不斷擴大,全球至少已有兩百個實驗室在從事線蟲遺傳學與蛋白質研究。(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銀河系內每年有多少恆星死亡?專家這麼說
最新研究發現:結腸癌或與口腔細菌有關
韋伯太空望遠鏡發現「索倫之眼」超新星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條狀結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