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漁民遊行平和落幕 學者給予正面評價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3日訊】農漁民大遊行最後以平和收場,專家學者多給予正面肯定,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認為,農漁民提出具體訴求後,政府可積極評估其可行性,進而加速推動農漁業改革升級。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農漁民遊行已成功促使政府正視農漁民心聲。

據中央社11月23日報導,號稱參與人數逾12萬人的農漁民團結自救大遊行,下午平和落幕,陳博志指出,農漁民遊行上街頭提出具體訴求,讓政府能清楚瞭解農漁民意見與需求,只要雙方能維持理性的溝通模式,相信對農漁業改革將所助益,如這次農漁民自救會提出的十大主張中希望修正「金融機構合併法」,讓經營不善的農漁會信用部讓與其他農漁會承受,便具有可以討論落實的空間。

陳博志表示,政府為因應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積極推動發展高科技農業、推動農產品外銷、休閒農業、農村照顧服務等改革措施。但任何政策都有再討論、修正的空間,只要外界能提出具體意見、方案,相信政府會願意對現行政策加以檢討。

殷乃平則表示,近年來農漁民已淪為弱勢團體,而這次農漁民大遊行的行動已成功引起政府正視農漁民權益問題。

殷乃平指出,在台灣加入WTO後,農漁民已感受到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的威脅,農漁會改革問題,只是引發農漁民不滿的導火線,預期未來台灣開放進口農漁產品種類日益增加後,農漁民將更會深切體認到本土農漁業已瀕臨生死存亡關頭,預估未來至少有 8萬農漁民將會失業,屆時若政府尚無明確改善良方,恐將引發另一波更為強烈的抗爭行動。

對於農漁民遊行引發內閣不安,學者們則普遍認為現今內閣不宜有所異動,陳博志指出,每一部會負責的事務都相當龐雜,部會首長不論要熟悉業務職掌或落實各項政策都須要一段時間適應,頻頻陣前換將,反容易導致政策無法連貫、甚至被忽略。

陳博志認為,這次推動農漁會改革,朝野上下皆有共識,即便是今天走上街頭遊行的農漁民也手持支持改革的標語,顯示改革政策並無錯誤,只是在執行細節各自有不同的意見,或是存有溝通問題,不過政府當局宣布改革政策的延後或是農民走上街頭,大家已打通了溝通的管道,相關政策都可以透過溝通加以改善。殷乃平表示,內閣異動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須要訂定出一套長遠可行的農業發展政策,確保農漁民生計,內閣異動太過頻繁,不但將會使得許多百年大計無法落實,更會造成社會不安,影響到內閣官員執行各項政策的魄力與決心,實非國家之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朱鎔基在抗議聲中揭開世界會計師大會
游揆說暫緩農漁會信用部分級管理非改革停頓
反健保雙漲遊行遭控毀損林惠官說太離譜
台灣10萬漁農計劃大遊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