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換湯不換藥

──評換屆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陳勁松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18日訊】12月9日、10日兩天,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一年一度的例行”經濟工作會議”,這是”十六大”換屆後,中共高層的首個經濟會議。

會議強調繼續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這意味著,為了維持國民經濟的表面增長,就像多年來所作的那樣,當局將繼續奉行擴張性的財務政策,不惜大肆舉債。果然,會議結束後不久,國家計委和財政部宣布:明年將增發國債1400億。規模接近今年發行的1500億。

這批國債的投向,據說包括五個方面,除了”確保重大項目的投入和建設”之外,還包括”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但是,”確保重大項目的投入和建設”,有具體內容,無外乎三峽大壩,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等。比如眼下,大型項目之一,南水北調之東線工程即將開工,預計總投資高達634億元。

所謂”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農民收入”,卻明顯流於空洞,並沒有羅列可以落到實處的具體事項。而且就在這一議題中,竟然也與激活內需聯繫起來,一方面考慮如何增加農民收入,另一方面考慮如何將可能增加的農民收入,轉化為消費。讓農民一個口袋進,一個口袋出。實際上,農村農業農民問題,年年都講,卻年年如故。

1992年底,當局開始“治理整頓”過熱的宏觀經濟,但這一“治理”顯然“治”過了頭,接踵而至的,是生產蕭條,消費冷淡,通貨緊縮,物價不斷下滑。無奈之下,從1998年開始,當局改而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依靠大規模發行債券和增加預算赤字,來刺激內需,人為製造國民經濟的表面繁榮。

這一政策也已經實施5年,卻從未扭轉宏觀經濟疲軟不振的大勢。與此同時,國家債務卻急劇上升,把國債、銀行壞帳、和城鎮職工養老金債務等加在一起,國家債務總額高達1.1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前中國全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在當局的精心布局和引導下,國內外媒體連年大肆吹捧所謂“巨大”的中國經濟成就,然而,一個奇怪的現象卻是:由這些人云亦云、如洪水般泛濫的報導所描述的中國經濟圖景,與國內大多數老百姓的感受全然相反。愈來愈大的東西部差距、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以及大面積的下崗失業、大規模的腐敗,就足以抵消形形色色的所謂“增長”,所謂“繁榮”。
單說下崗失業,就已經固定為無法治愈的社會“頑疾”,在許多城市,平均每兩個家庭,就有三個人處於下崗失業狀態。

會議也強調”切實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並”積極解決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突出問題”。但對於這類以宣傳口吻重複的套話,當局毫不諱言其真正目的:為了”保持社會穩定”,意即“政權穩定”。

會議也強調“深化體制改革”,包括國營企業改革,但如此的體制改革,也喊了不知多少年,卻從無實質性的突破,當然,只要不觸動現行政治體制,所謂“體制改革”的實質性突破,就永遠不會發生。

總之,一如外界預料的那樣,甫經“十六大”換屆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了無新意,“換湯不換藥”。一切都照江澤民、朱□基等人的既定方針辦,胡錦濤、溫家寶們不得更改須臾。按照溫家寶的說法,便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只是,胡錦濤、溫家寶均強調“關心弱勢群體”、“艱苦奮鬥”,似乎與好大喜功、動輒大操大辦的江澤民又有所區別。

(12/17/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紐約大眾運輸罷工暫緩勞資雙方持續談判
經濟不景氣   高速公路過年增加 免收費時段
舊金山研討會﹕香港六萬人大遊行讓人看到了希望
美經濟年終回顧:「危難之際 多事之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